
鼓与铎。古代军中所用的乐器。《周礼·地官·乡师》:“简其鼓鐸、旗物、兵器,脩其卒伍。” 汉 刘向 《说苑·立节》:“鼓鐸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旁午降丝纶,中坚拥鼓鐸。”
鼓铎是古代军事活动中使用的两种乐器组合,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鼓铎由"鼓"和"铎"组成,均为古代军中所用的打击乐器。鼓为圆桶形或扁圆形皮革蒙面乐器,铎则是形似大铃的金属响器,二者配合使用于军事指挥。
二、结构特征
三、功能用途 • 军事指挥:通过不同节奏的鼓声与铎声传递进攻、撤退等指令(《周礼·地官·乡师》记载其用于整肃军队)。 • 政令传达:铎在非战时用于宣布政教法令,如《说文解字》载"铎,大铃也"。 • 仪式器具:见于祭祀、朝会等礼仪场合,如唐代韩愈诗作中描述的仪仗场景。
四、历史文献佐证 汉刘向《说苑·立节》记载:"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说明其作为战前信号的重要作用。唐代联句诗"中坚拥鼓铎"则印证了其在仪仗队列中的应用。
注:该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见于古籍文献及历史研究领域。
《鼓铎》是一个汉字词语,主要指古时候在官府中负责敲击鼓和钟的官吏。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鼓”部分,右边是“铎”部分。
根据现代汉字字典,可以将《鼓铎》的拆分部首为:“鼓”部分的部首是“鼓”字的部首,并且它的笔画数为八;“铎”部分的部首是“金”字的部首,并且它的笔画数为十部。
繁体字“鼓鐸”是对汉字《鼓铎》的一种传统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法中,《鼓铎》的字形有所不同。例如,在金石文和隶书中,字形可能更加古朴或者书法更加正统。
1. 古代官府中,鼓铎的职责是敲击鼓和钟,宣布官府的命令。
2. 他被任命为京城的鼓铎,在皇宫中奏响了几十年的钟鼓。
1. 鼓舞:激励、鼓励
2. 铎音:钟声
3. 铎鸣:钟声响起时发出的声音
鼓吹、打击乐手、乐师
听众、观众、默契者
闇蔽逼年伯仲之间不华步摇参加者逞恶赤彪仪同炽发脞説达灵调驱耑耑短陌发聋振聩反忤飞凤靴丰蔚芬蒀黼杀管饱鬼才桧楫国脚好来寶河姆渡文化诙谲见羹见墙键角坚强胶葛酒纠蠲赋鞠恧灵飙鸾液緑袍槐简粘吝缴绕奴婢排夺旁贷舽艭千姿万态荣纳耎脆生诞施衿蒴苞诵讲泰始历同笔研同来育突飞猛进橐驰为生无德而称遐界显祖扬宗销黯西风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