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黯然销魂。 宋 贺铸 《忆仙姿》词:“销黯。销黯,门共宝匳长掩。” 宋 王沂孙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词:“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輦。” 宋 赵长卿 《祝英台近·武陵寄暖红诸院》词:“记临岐,销黯处。离恨惨歌舞。”
“销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销黯”由“销”(声音消失)和“黯”(光亮变暗)组成,字面指声音或光亮消失、变得暗淡无光。引申为形容人的情绪低落、希望或信心丧失的状态,如“黯然销魂”。
经典出处
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江淹《别赋》中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奠定了该词与离别、哀伤情感的关联。
宋词中的用例
“销黯”与“消黯”为同词异写,均指向情绪的低落状态。需注意语境中具体指向声音/光亮的消失,或情感的黯然。
销黯(xiāo àn)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钅”和“晏”,拼音为xiāo àn。它由10个笔画组成。
销黯最初出现在《诗经·秦风·无衣》中。它意指失去光亮、暗淡无光的状态。
销黯的繁体字为“銷黯”。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销黯的字形稍有变化,但仍保持了相似的意义。
1. 晨光熹微,曙色渐消,天地间弥漫着一片销黯的灰暗。
2. 雨后天空中的云彩迅速散去,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消除了原本的销黯。
销闲、销卖、销账、销声匿迹等。
阴暗、黯淡、晦暗。
明亮、光明、晴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