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鼓铎的意思、鼓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鼓铎的解釋

鼓與铎。古代軍中所用的樂器。《周禮·地官·鄉師》:“簡其鼓鐸、旗物、兵器,脩其卒伍。” 漢 劉向 《說苑·立節》:“鼓鐸之聲未聞,矢石未交,長兵未接,子何務死之?為人臣之禮邪?”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旁午降絲綸,中堅擁鼓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鼓铎"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辭書進行考釋。該詞由"鼓"(打擊樂器)和"铎"(大鈴)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本義:古代禮樂中的兩種樂器 "鼓铎"指代用于祭祀、軍事或政教活動的鼓和大鈴(铎)。《周禮·夏官·大司馬》記載:"群司馬振铎,車徒皆作鼓,戒三軍。" 此處"铎"用于發號令,"鼓"用于指揮行動,二者協同體現古代儀典的莊重性。其形制可參考《周禮注疏》對"金铎"(金屬舌的铎)和"鼓人掌教六鼓"的職能描述。

二、引申義:禮樂教化的象征 在儒家典籍中,"鼓铎"被賦予教化功能。《禮記·明堂位》雲:"振木铎于朝,天子之政也。" 漢代鄭玄注:"铎,大鈴也,振之以通衆。" 結合《說文解字》"鼓,郭也,春分之音"的釋義,"鼓铎"成為宣導政令、教化民衆的禮器象征,體現古代"以樂緻治"的思想。

三、特殊用法:佛寺法器 佛教文獻中偶見"鼓铎"連用,指寺院報時的鼓與鈴。唐代《法苑珠林》載:"晨鐘暮鼓,警悟愚迷。" 雖未直接提及"鼓铎",但據宋代《釋氏要覽》對"铎"(梵語ghaṇṭā)的記載,結合敦煌壁畫中鼓鈴并置的圖像,可推知其在宗教儀式中的協同作用。

考據說明:因"鼓铎"屬低頻複合詞,現代辭書如《漢語大詞典》《辭源》均未單列詞條。本文釋義綜合《周禮》《禮記》等經典文獻,并參考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铎"的訓诂("铎,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铎"),結合禮樂制度與宗教文化背景考訂而成。

主要參考文獻來源:

  1.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釋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刊本)
  4.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本)

網絡擴展解釋

鼓铎是古代軍事活動中使用的兩種樂器組合,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鼓铎由"鼓"和"铎"組成,均為古代軍中所用的打擊樂器。鼓為圓桶形或扁圓形皮革蒙面樂器,铎則是形似大鈴的金屬響器,二者配合使用于軍事指揮。

二、結構特征

  1. 鼓:左右結構,通過敲擊發聲,常見材質有銅制、木制等,具有多種形制(如手鼓、花鼓等)。
  2. 铎:左右結構,青銅鑄造,舌懸于腔内,搖動發聲,多用于發布號令。

三、功能用途 • 軍事指揮:通過不同節奏的鼓聲與铎聲傳遞進攻、撤退等指令(《周禮·地官·鄉師》記載其用于整肅軍隊)。 • 政令傳達:铎在非戰時用于宣布政教法令,如《說文解字》載"铎,大鈴也"。 • 儀式器具:見于祭祀、朝會等禮儀場合,如唐代韓愈詩作中描述的儀仗場景。

四、曆史文獻佐證 漢劉向《說苑·立節》記載:"鼓铎之聲未聞,矢石未交",說明其作為戰前信號的重要作用。唐代聯句詩"中堅擁鼓铎"則印證了其在儀仗隊列中的應用。

注:該詞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見于古籍文獻及曆史研究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

奧澁白玉玺豹祠兵資草帚兒超卓癡小楚鎮蹴破蕩汩德川家康奠牧洞隱燭微遁路焚頂耕紡貢院瓜拉帽蝈蝈合獻和韻鬟髻禍譴郊驿腳柞金牙吉帖懼惑巋然浪遊爛黃虀老天連天烽火龍子幡驢屋馬前健門縫綿絮朋皇遷徂起撥凄憫晴煖佉路瑟咤衽席無辨日東月西僧堂生料身世石竅矢志不搖授經邃曲索然寡味搨匠穩韻無稽五牢下碇稅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