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纛的意思、鼓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纛的解释

战鼓与大旗。古时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信物。《新唐书·回鹘传下》:“明年, 太宗 方图 頡利 ,遣游击将军 乔师望 儳路齎詔书、鼓纛,册拜 夷男 为 真珠毗伽可汗 。”《辽史·仪卫志四》:“ 辽 自 大贺氏 摩会 受 唐 鼓纛之赐,是为国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鼓纛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由“鼓”和“纛”两个单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古代军事或仪仗场景,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1. 《说文解字》释为“击鼓也”,本义为打击乐器,后引申为击鼓进军、激励士气之意。在军事中,“鼓”是指挥军队进攻的信号工具。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鼓部》。

  2. 纛(dào)

    《康熙字典》载:“纛,羽葆幢也”,指古代军队或仪仗队中用牦牛尾、羽毛装饰的大旗,象征统帅权威。

    来源:张玉书《康熙字典·糸部》。

  3. 鼓纛合义

    二字连用,特指古代将帅的仪仗旗帜与战鼓,象征军事指挥权。如《宋史·仪卫志》载:“鼓纛列前,以彰武备。”

    来源:脱脱《宋史·卷一百四十三》。


二、字源与文化背景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周礼·夏官·大司马》:

    “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以节声乐;车仆掌纛车之萃。” 注疏称“纛车”即载大旗之车,与鼓配合使用。

    来源:郑玄注《周礼正义》。

  2. 明代军事典籍《纪效新书》:

    戚继光强调:“行军以鼓纛为号,旗鼓相当则军令肃然。” 说明鼓纛在实战中的指挥作用。

    来源:戚继光《纪效新书·卷三》。


四、相关延伸


鼓纛是古代军事权威的具象化符号,融合了指挥工具(鼓)与权力标识(纛),承载着礼乐文化与战争美学的双重意涵。其释义需结合文字学、历史文献及典章制度综合考据,方能准确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鼓纛”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gǔ dào(“纛”在此处读作 dào),其核心含义为战鼓与大旗,是古代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时的重要信物。具体解析如下:


字词释义

  1. 鼓(gǔ)

    • 本义:打击乐器,多为中空的圆桶形或扁圆形,蒙有皮革,如“铜鼓”“战鼓”。
    • 引申义:象征军事行动或仪式中的号令工具,如“击鼓进军”。
  2. 纛(dào)

    • 本义:古代军队或仪仗队中的大旗,多用于标识权威或指挥。

综合释义


文化背景


注音与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鼓”的造字起源或“纛”的详细演变,可参考《说文解字》等古籍(如部分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暴繇碧玲珑殡埋避逃才绪操絃承孙蛏子崇阜存注多蝇放河灯風書傅险櫜韬公文公朱钩阑观见古典文学闺客过社皓羽宏观经济荒野画蛇足毁室火辰火急火燎嘉宾贾风焦烟鸡槟京镇苛峭昆剑良法历正笼鹅露布贸易风蜜蜜甜髬耏评级泼水难收青纯栖拙屈蠖求伸弱寡失水时习糖霜跳竈王啼魂通言頽漏图穷危臬无节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