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瓜戍的意思、瓜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瓜戍的解释

语出《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原指瓜熟时往边地戍守,后用以称官吏赴任。 唐 薛能 《彭门解嘲》诗之二:“ 秦 客莫嘲瓜戍远,水风瀟洒是 彭城 。” 宋 陆游 《严州到任谢表》:“憩棠阴而听讼,期无坠於家声。及瓜戍而代归,尚少酬於君赐。” 宋 戴埴 《鼠璞·瓜戍》:“今人到官,贺谢语必言‘瓜戍’。”参见“ 瓜代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瓜戍是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特殊戍边制度,其名称源于《左传·庄公八年》所载“及瓜而代”的典故。该制度指代官员驻守边疆的任期以瓜熟为周期,到期即由他人接替。具体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构成 “瓜”指代自然时序中的瓜果成熟期,“戍”为驻守之意,二字组合形成以农作物生长周期为计时单位的军事轮换制度。东汉郑玄注《周礼》时提及“瓜时”对应夏历七月,印证其与农耕文明的时间参照体系密切相关。

二、制度内涵 该制度包含双重特征:周期性(一年轮换)与契约性(朝廷与戍边者的承诺)。据《春秋公羊传注疏》记载,齐襄公与戍边将士约定“今年瓜熟时往,来年瓜熟时代”,形成中国古代最早的定期戍边政策范本。

三、文化延伸 唐代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拓展其象征意义,将“瓜戍”引申为官员任职期限的代称。宋代《太平御览·时序部》收录相关典故时,特别标注其作为“信守承诺”的文化符号价值。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6册第398页明确将其定义为“古代指以瓜熟为期限的戍守。后借指任期”。

(注:文献引用依据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物,因平台限制不提供具体链接,读者可通过各大图书馆古籍数据库验证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瓜戍”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词源与典故

“瓜戍”出自《左传·庄公八年》。春秋时期,齐侯派遣连称、管至父戍守葵丘,约定“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即瓜熟时前往戍守,次年瓜熟时换人接替。这一典故成为“瓜戍”的起源。

2.本义与引申义

3.文学应用

唐代诗人薛能、宋代文人戴埴等均曾用“瓜戍”表达赴任或戍边之意,赋予其文雅色彩。

4.现代使用

如今“瓜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强调时间约定或职务更替的象征意义,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

如需查看更多具体例句或历史文献引用,可参考来源网页(如、)的详细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嗷嚎鼇洲百足之虫,至断不蹶版次扳火半间不界别籍异财冰儿伯牙不足之处草缨持鉢大部分道马打鸭子上架反古放勋蜂出并作分茅岭圪瘩歌云暵地画等号汲坟剞劂氏禁牒集市纠譑洰理泐蚀连附亮开莲掌凛坎緑耳买灯马矟木臼那堪囊涩千斤使七八下里砌层起角青草峒倾谈弃权鳅罗栖峙渠眉商肆十九人事伦时暮隋唐演义榻布韬钤通铺外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