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计数。《南史·王彧传》:“至如贱者,否泰不足以动人,存亡不足以絓数,死於沟瀆,困於涂路者,天地之间,亦復何限,人不係意耳。”
“絓数”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guà shù,注音为ㄍㄨㄚˋ ㄕㄨˋ。根据汉典的解释,其基本含义为“犹计数”,即类似于计算、统计数目的意思。
由于现有资料有限,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具体用法或文献出处,建议查阅更详尽的古代汉语词典或相关典籍。
絓数(guà sh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无法解释、难以理解的数目。下面将从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介绍这个词语。
结构上可以拆分为“纟”(纟是纤维的意思)和“丰”(古代中国代表富饶的象形字)两个部首。“纟”的笔画数为3,而“丰”的笔画数为4,整个汉字“絓”的总笔画数为7。
“絓数”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尚书·周书·周政》中,描述了一种难以计算,难以理解的数目。
在繁体字中,汉字“絓”会被写作“絓”或者“緺”。
《康熙字典》中记载的“絓”字写法为“左右曰纟,上曰高,下曰丰”。
1. 他手上的账目绝对是个絓数,无法理解。 2. 这道题太难了,对我来说简直是个絓数。
相关的词语有:
1. 絓线(guàxiàn):比喻难以理解、解释的线索。
2. 絓秤(guàchèng):比喻费解的计算或衡量。
3. 絓布(guàbù):比喻难以解开的困境或难题。
与絓数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难解之谜
2. 困顿的数目
3. 莫测的数字
与絓数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明了的数字
2. 简单的计算
3. 易于理解的数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