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瓜期的意思、瓜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瓜期的解释

(1).语出《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原指戍守一年期满。后用以指官吏任期届满。 明 唐顺之 《答陈编修约之柏乡见寄》诗:“菟苑俱将命,瓜期独未归。” 清 赵翼 《门神》诗:“描来花样辉三径,报满瓜期例一年。”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玛赛复友人书》:“瓜期已届,倥偬返旆,依然 吴 下 阿蒙 。”

(2).谓官吏就任。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家门》:“山妻守节,潜地去投江,幸神道匡扶捞救,同赴瓜期往异乡。”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寄书》:“恩颂圣朝,勑赐郎官誥。 河阳 路遥,喜出都门道,为赴瓜期,敢辞迴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刘元普 ﹞一夜梦见 裴使君 来拜道:‘某任都城隍已满,乞公早赴瓜期,上帝已有旨矣。’”

(3).谓女子出嫁之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问瓜期何日,赐环梦断,赋鵩还羞。”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倘若是瓜期不见把门来叩,请抱琵琶上别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洪由义》:“瓜期届矣,珠当见还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瓜期"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特殊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官员任职期满等待接替的时期。该词源自《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的典故,原指戍边将士约定瓜熟时节轮替,后演变为官吏任期制度的代称。

在词义发展过程中,"瓜期"形成三层内涵:

  1. 时间标志:以农作物成熟周期为计时单位,体现古代农业社会特征。《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指任职期满,由他人接替的日期",强调自然时序与人事更迭的关联。
  2. 制度术语:特指明清时期地方官三年一任的考绩制度,《历代职官表》记载"外官计典三年一举行,谓之瓜期",反映古代官僚体系的时间管理规则。
  3. 文学意象:诗词中常用以表达时光流转的怅惘,如清人赵翼《门神》诗"描来花样辉三径,报满瓜期例一年",赋予其人文情感色彩。

现代汉语使用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及古代制度考证领域。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将其列为"中国古代职官制度重要时间概念",证实其学术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瓜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本含义与起源

瓜期(拼音:guā qī)源自《左传·庄公八年》。原指春秋时期齐国戍守士兵的轮换周期:齐侯派连称、管至父戍守葵丘,约定“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即瓜熟时前往,次年瓜熟时替换)。后引申为官吏任期届满,或泛指事物发展到成熟阶段。


二、引申含义

  1. 官吏任期相关

    • 任期届满:如清代赵翼《门神》诗“报满瓜期例一年”,指官员任职满一年需更替。
    • 官吏就任:元代戏曲《荆钗记》提到“同赴瓜期往异乡”,指官员赴任。
  2. 女子婚嫁之期 明清文学中扩展为女子出嫁的日期。例如清代李渔《慎鸾交》中“瓜期不见把门来叩”,以瓜熟比喻婚期成熟。


三、文献引用与示例


“瓜期”从戍守轮换的典故发展为多义词,既可指代官吏任期,也可隐喻婚嫁或事物成熟阶段。其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常见于古典文学及历史文献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及明清戏曲、小说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迸落不落俗套巢许春燕淳制出挑村言大室鹅鸭行访稽饭器饭银风动工具风萍浪迹凤闱割包剪柳格林尼治天文台熕船工业布局故态复作隳废蕙质兰心火轮船煎点将夺固与见责鲛瞂进馈据轼拒战开揭腊克兰亭序沥觞鲁城买歡漫天盖地懋典泮鸮否往泰来强盗锵金铿玉千难万难骑楼擒捽桑上寄生神候神往神来十家连坐守财虏水过地皮湿水盏讼堂宿疾天智颓废派窝穰物态相濡沫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