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丈的意思、馆丈的详细解释
馆丈的解释
翰林前辈对后辈的称呼。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翰林前辈称后辈曰馆丈。必四科以前之前辈,或有师生之谊者则可,否则无是称。近见翰林一经散馆授职,与新庶常作札,輒曰馆丈,丑甚。”
词语分解
- 馆的解释 馆 (館) ǎ 招待宾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宾馆。旅馆。馆舍。 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外交人员常驻的住所:大使馆。领事馆。 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茶馆。照相馆。 一些文化工作场所:报馆。博物馆。文化馆。馆
- 丈的解释 丈 à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十尺:万丈高楼。 测量长度和面积:丈量(俷 )。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丈人(.古代对老人的尊称;.岳父。“人”均读轻声)。老丈。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馆丈"是一个较为生僻的古代汉语称谓,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特指对书院山长(即书院的主持人或主讲学者)的尊称。其核心含义如下:
-
字面构成与基本义:
- 馆:本义指房舍,引申为教学场所,如学馆、书院。此处专指书院。
- 丈:古代对男性长辈或德高望重者的尊称,如“丈人”、“老丈”。
- 合称“馆丈”,字面意思即“书院中的尊者”,用以尊称在书院中担任山长或主要教职的学者。
-
具体指代与用法:
- 书院山长:这是“馆丈”最核心、最常用的指代对象。山长是书院的学术领袖和行政负责人,负责讲学、课试、管理生徒等。
- 尊称性质:带有极高的敬意,体现了对山长学识、品德和在书院中地位的尊崇。常用于门生弟子对山长的称呼,或文人交往中对书院主持者的敬称。
- 时代背景:主要见于明清两代的文献记载中,反映了当时书院教育的兴盛和对师道的尊重。
- 性别限定:传统书院山长皆为男性,故此称谓亦专用于男性。
-
与现代词汇的对比:
- 与现代的“校长”、“院长”有类似之处,但“馆丈”蕴含的尊敬意味更浓,且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文化特色(特指书院制度下的尊称)。
- 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此词。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该词典是汉语词汇研究的权威工具书,在“馆丈”词条下明确解释为:“明清时对书院山长的敬称。” 此释义直接点明了该词的历史时期、使用对象(书院山长)和情感色彩(敬称)。
- 明清笔记史料:如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等文献中,均有使用“馆丈”一词来尊称书院山长的实例记载,印证了其历史用法。
“馆丈”是明清时期对书院山长(主持者)的一种特定尊称,由“馆”(书院)和“丈”(尊长)组合而成,体现了对书院教育领导者学识与地位的崇高敬意。该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已罕用。
网络扩展解释
“馆丈”是古代翰林院中的一种特定称呼,其含义和使用背景如下:
-
基本词义
“馆丈”指翰林院中前辈对后辈的称谓,通常用于清代翰林体系内。该词由“馆”(指翰林院馆职)和“丈”(对长者的敬称)组合而成,但实际用于前辈称呼后辈,属于特殊语境下的反向敬称。
-
使用限制
- 需满足“四科以前之前辈”或“有师生之谊”的条件方可使用(即前辈需比后辈早四届科举及第,或存在师承关系)。
- 清代学者阮葵生在《茶馀客话》中批评了滥用现象:部分翰林在散馆授职后,对新晋庶吉士贸然自称“馆丈”,被视为不合礼制的行为。
-
词义演变
最初作为特定场景的规范性称谓,后因滥用逐渐失去严肃性,甚至被清代文人视为“丑甚”(粗鄙可笑)的称谓。这一变化反映了古代官场称谓制度的复杂性。
注音:guǎn zhàng(ㄍㄨㄢˇ ㄓㄤˋ)。该词现已罕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邦表闭置常卖铺成活逞迈陈卦吃闷愁懃词汇学等仵对槛儿反侧芳卉放身反户拂夺俯念咈郁公之于众购书贵市觚简国务委员孤外禾谷夫人麾下呼朋唤友佳城简达间接税几笔京瓶老资格理考灵谈没方寸鸣潄谬戾嬭房挠曲内动字盘搅咆哱千金市骨怯恇齐遬七泽任用软懒上尘商夷鞗革抟聚饷餫衔乐纤绮纤柔晓行夜宿下妻洗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