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款待并送礼。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或被命出外,帅臣郡守百计馆馈,盖以其亲近易得言也。”
“馆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uǎn kuì,其核心含义为款待并送礼。以下是详细解释:
文献记载
该词最早见于元代刘祁的《归潜志》卷七:“或被命出外,帅臣郡守百计馆馈,盖以其亲近易得言也。” 此处描述官员外出时,地方官员通过款待和送礼来拉近关系。
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归潜志》等史料。
《馆馈》一词表示赠送或奉献给学术机构或图书馆等场所的物品,通常指书籍、文献或其他知识性资源的捐赠。
《馆馈》的拆分部首是“广”和“⺉”,总共有16个笔画。
《馆馈》一词的来源是古代汉字及其发展演变而来,现代繁体字为「館饋」。
在古时候,馆馈的写法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具体为「館獻」。
1. 这位慷慨的学者向图书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书籍,是一次很有意义的馆馈。
2. 他通过馆馈,为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 妙馆:指非常优秀的学术机构。
2. 馆长:指管理图书馆或其他学术机构的负责人。
3. 感馈:指因为某种感触而向他人馈赠物品。
赠送、奉献、捐赠。
索取、索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