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堠的意思、官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堠的解释

古代记里程的土墩。 唐 白居易 《社日关路作》诗:“愁立驛楼上,厌行官堠前。” 宋 辛弃疾 《玉楼春·用韵答叶仲治》词:“心如溪上钓磯閒,身似道旁官堠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官堠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指古代由官方设立、用于标记道路里程或军事瞭望的土堆或建筑设施。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字义构成与核心功能

    “官”指官方、政府;“堠”(hòu)本义为古代道路旁标记里程的土堆(土堡)。二者结合后,“官堠”特指官府在驿道旁设置的里程标记或瞭望哨所,主要功能是计算路程距离、监测敌情或传递信息。例如《汉语大词典》明确将“堠”释为“古代记里程的土堆”,引申指驿馆或关卡 。

  2. 历史用途与演变

    官堠起源于秦汉时期的“亭障”制度,至唐宋时成为驿道系统的标准配置。其形式多为夯土堆砌的墩台,间隔一定距离(如五里设单堠,十里设双堠),刻有地名与里程数。部分官堠兼具军事防御功能,如《辞源》指出堠可“驻兵戍守”,用于边防预警 。明清时期,官堠逐渐被石碑、驿站等替代,但部分遗迹仍存于古驿道沿线。

  3. 文化遗存与文献记载

    官堠作为古代交通与军事制度的实物见证,在《新唐书·百官志》《元和郡县志》等史籍中均有记载。现代考古发现如陕西潼关、河南商丘等地存有唐宋官堠遗址,佐证其“计里画方”的测绘功能 。诗人白居易《社日关路作》中“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旁”亦侧面反映其在驿道系统中的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符合原则的权威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网络扩展解释

“官堠”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拼音为guān hòu,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2.词源与结构

3.文学引用

4.历史背景

5.补充说明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网络释义,因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专业辞书以确认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暗中作乐白头之叹巴山越岭被袋采购员策谋称家有无齿历筹马催生婆刀豆祷念灯彩典法點素底突东流夺职耳鉴发荐纷郁抚临革职狗官骇迫合不来红桂晖光兼诣九升粮串列翅利朗令兄林虑浆露骨律己漫糊梦熊腼貌瞑弓农活庞眉皓发盘垄披抉跄跄跻跻歉年桥堍青玉嶂人范人声鼎沸任土圣裁身胚司法司库投掷勿庸遐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