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he text of an annotated book]∶书的正文部分
先读白文,后看注解
某自小时未曾识训诂,只读白文。——《朱子全书·易》
(2) [an unannotated edition of a book]∶不附注释的书
白文《论语》
(3) [intagliated characters on a seal]∶印章上与朱文相对的阴文部分
(1).白色字文。《宋史·太宗纪一》:“﹝ 太平兴国 七年三月﹞ 舒州 上玄石,有白文曰:‘丙子年出赵号二十一帝。’”
(2).碑碣、钟鼎或印章上面的阴文。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汉 晋 印章,皆用白文。”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三:“ 三代 鐘鼎文有款识: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阴。刻之印章,则阳文曰朱文,阴文曰白文。” 清 冯桂芬 《<两京印录>序》:“又 汉 印朱文往往与篆体不合,不可意为。白文则小篆中参以隶法,自今为之,可无乖於 汉 人之恉。”
(3).指有注解的书的正文。 鲁迅 《准风月谈·古书中寻活字汇》:“看了六臣注之后才懂的字不能算,因为这原是死尸,由六臣背进他脑里,这才算是活人的,在他脑里即使复活了,在未‘可看《文选》的青年’的眼前却还是死家伙。所以他必须看白文。”
(4).指有注释的书不录注释只印正文的书。如《十三经白文》。 毛春翔 《古书版本常谈·套印本》:“套印书·往往都是白文,注文省略。”
(5).历史上 白族 人民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字。已发现 元 明 两代五块白文碑文,以 明 代 杨黼 的《山花碑》为有名。 孙太初 《谈白文》:“由于社会发展和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这种‘白文’并没有获得独立的发展,而逐渐为汉字所代替了。”
“白文”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作为成语时,比喻空白文稿或缺乏内容/经验的状态,如“白纸黑字”的反向表达。
注意:需区分“白文”与“白话文”(现代汉语书面语,如所述),二者概念不同。
傲忽抱持表徵不止缠绕传道受业传拓次次怠安戴鹖导读蹈矩循彟钓徒叠双地格涤汔飞滚负廓干凈利落蛤骨公立海鸥骇心动目黑晶晶硷蓬急荒近御鸠妇匡御宽洪琅璈略迹原心连车平斗例直禁简蟊疾猛志摸不着匹练平运拚娇掐菜欺忽启四体七托八转曲承屈恤软座上簿使嗾帅司赎回渟潆外强中乾委它相等香名相与骁暴戏调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