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后遂以“墙头马上”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宋 柳永 《长相思》词:“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侧重,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原指男女隔墙相望、一见钟情的场景,后演变为男女爱慕的典实,常用于形容浪漫邂逅或短暂而深刻的感情。
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典故中,例如:
“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
若需进一步了解诗句背景或戏剧情节,可参考白居易原诗及白朴的杂剧作品。
《墙头马上》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做事情马上就能完成或者处理问题迅速、果断,不拖延。
《墙头马上》可以拆分成三个字:墙(部首:土,笔画:12)、头(部首:自,笔画:5)和马(部首:马,笔画:3)。
《墙头马上》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有个人小偷作案时被发现,他迅速逃跑,当时正好有一匹马立在墙头上,小偷在墙头上顺势跳过马背逃离了现场。这个故事形成了“墙头马上”成语,后来逐渐引申为马上就能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意思。
《墙头马上》的繁体字为《牆頭馬上》。
古时候《墙头马上》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没有发生变化,与现代相同。
他对待问题总是墙头马上,不拖泥带水。
马上、墙头、马脚、立刻。
即刻、立即、迅速。
拖延、耽搁、迟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