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申约的意思、申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申约的解释

(1).申明约令。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今条下禁,申约吏民,为陈利害。”《晋书·艺术传·郭黁》:“ 黁 曰:‘若郡内二月十五日失囚者,东军当至, 凉 祚必终。’ 凝 乃申约属县。”《宋史·韩琦传》:“又移檄申约,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2).重申缔盟。《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蛮次 新津 , 耽 復遣副 谭奉祀 好言申约,蛮留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申约是一个多义复合词,在汉语中具有两种主要含义:

一、动词性词组(申+约) 指通过正式程序提出申请或签订协议的行为。其中“申”取“陈述、申请”之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约”指双方达成的约束性条款(《古代汉语词典》)。例如在商业合作中,双方可通过书面形式“申约”明确权利义务关系。

二、历史人物别称 特指东汉隐士申屠蟠(公元109-192年)。据《后汉书·申屠蟠传》记载,其字子龙,因隐居治学而自号“申约”,取“申明志向、约己修身”之意。该人物以拒绝朝廷征召、潜心研究《周易》著称,其事迹见于《资治通鉴》卷五十六。

由于该词语属于历史语境下的特殊用法,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涉及具体文献研究时,建议参考中华书局版《后汉书》或商务印书馆《中国人名大辞典》进行深度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申约”一词的详细解释,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申明约令
    指通过官方或正式渠道发布并强调约束性规定。该用法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风俗通·怪神·城阳景王祠》提到“申约吏民,为陈利害”()。在《晋书》《宋史》中也有类似记载,用于描述官方对法规的强调()。

  2. 重申缔盟
    表示重新确认或巩固已有的盟约关系,多见于古代外交或军事场景。例如《新唐书》中记载南诏与唐朝的外交互动时用到“申约”()。

二、使用场景与延伸

三、结构与语言特点

四、注意事项

若需引用该词,建议优先参考《晋书》《宋史》等史籍中的原始用例,或权威词典如汉典的解释()。现代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按本板位冰河期逋耗不轻然诺裁判禅牀此呼彼应蹴踏诞纤倒睨吊民都契犯历发隐擿伏抚物该管赶船刚豪乖硋广告皓雪呵卵槐宰湖滨家里角妓酒生阬穽卖嘴巴皮髦尾密裁偶蹄目旁落畔涣锵锵翼翼倾耳而听青芦叶亲末七女池穷莫拳术鹊不踏揉藉瑞梦説乐书襻属丝言驷马仰秣迢遥陁崩外生外衅委花微蔑兀底律下溜头跣剥瑕尤熙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