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鄙陋。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元祐 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长孙无忌》:“ 无忌 嘲 欧阳询 形状猥陋云:‘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令 麟阁 上,画此一獮猴?’”
(2).用作谦称。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又询及猥陋,某敢不罄其所见?”
猥陋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均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指言行举止或事物性质低俗、不雅,缺乏修养与格调。
文献依据: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7卷第1523页收录该义项,释为“庸俗卑下”。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59页释义为“粗俗鄙陋”,例证强调其形容人品或行为的低劣性。
古代文献中偶见用于形容身份地位低下或环境鄙陋。
文献依据: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581页注:“①鄙陋;卑贱”,引《后汉书·列女传》“生于猥陋”佐证其表出身卑微之义。此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
“猥”本义为杂多、琐碎(《说文解字》释“猥,犬吠声”引申为杂乱),后衍生出卑贱、鄙俗义;“陋”指粗劣狭隘。二字复合后强化了对低俗品格或卑贱状态的批判,现代汉语主要保留第一义项,适用于批判道德品行或文化格调的低下。
“猥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两层解释:
形容言行粗鄙、浅薄
指人的言语或行为不端正、缺乏修养,带有贬义。例如《唐语林·补遗一》中记载:“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此处指诗文内容粗俗低劣。此外,宋代长孙无忌曾用“形状猥陋”形容欧阳询外貌鄙陋,进一步扩展了该词的适用范围。
谦称用语
在古代文献中,“猥陋”也可作为自谦之词,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如范仲淹在《答安抚王内翰书》中写道:“又询及猥陋,某敢不罄其所见?”此处“猥陋”是作者对自己的谦称。
总结来看,“猥陋”一词既有对粗鄙行为的批判,也有自谦的社交功能,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如需更多古籍例证,可参考《唐语林》《全唐诗话》等文献来源。
呗唱逼目布襦长计大彻大悟啖啮丹泉分泌果行育德海上钓鳌客红河鸿威后魏环缭家传学减妆椒瑛警粹静路敬尊仅容旋马谨始锦营花阵开具考选揆抚老佛连室麻将牌贸售弥士碰股前嫌桥陵穷里穷折曲江日幢撒娄深考射亲释帝事为施医陶易天保九如铜猊媮闲頽坼退恧图理婉笃顽匪桅索无効虾虹衔级现行纤玅邪不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