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姑舅的意思、姑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姑舅的解释

(1).丈夫的父母,公婆。《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没,则曰先舅、先姑。”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寻夫上路》:“纵认不得是 蔡伯喈 当初爹娘,须认得是 赵五娘 近日来的姑舅。”

(2).姑表。 宋 苏轼 《求婚启》:“ 太真 姑舅之婚,復见今日。”《水浒传》第四九回:“ 解珍 道:‘ 孙提辖 是我姑舅哥哥。’”《红楼梦》第二十回:“咱们是姑舅姐妹, 宝姐姐 是两姨姐妹,论亲戚也比你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姑舅”的汉语词典释义

“姑舅”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由姑母(父亲的姐妹) 和舅父(母亲的兄弟) 的血缘关系衍生出的特定亲属关系。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详细含义:

  1. 指姑表亲属关系:

    • 释义: 特指姑母的子女与舅父的子女之间的亲戚关系。即,你的姑表兄弟姐妹(你父亲的姐妹的孩子)与你舅表兄弟姐妹(你母亲的兄弟的孩子)之间,互为“姑舅”关系。
    • 关系说明: 这种关系建立在上一代的兄妹(或姐弟)关系之上。例如,A(男)的姐妹是B(女),B嫁给了C(男),那么A是B孩子的舅舅,C是B孩子的父亲。同时,A的孩子(表侄/表侄女)与B的孩子(表外甥/表外甥女)之间就是“姑舅”表亲关系。简单说,就是“姑家的孩子”和“舅家的孩子”互为“姑舅”表亲。
    • 俗称: 常称为“姑舅兄弟”、“姑舅姊妹”或统称“姑舅亲戚”。例如:“他俩是姑舅,从小一起长大。”
  2. 古称公婆(丈夫的父母):

    • 释义: 在古代汉语中,“姑舅”是儿媳妇对丈夫父母的合称。
    • 分解: “姑”指丈夫的母亲(婆婆),“舅”指丈夫的父亲(公公)。
    • 来源: 这种称谓源于古代家庭结构和称谓习惯。例如,《尔雅·释亲》有相关记载:“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 现代使用: 此含义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已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古籍、历史文献或特定方言的遗留中。现代标准语普遍使用“公公”、“婆婆”。

总结与使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的日常使用中,“姑舅”最常用、最核心的含义是指第一种,即姑表亲关系。它强调了家族中通过姑母和舅父两条线连接起来的表亲纽带。当听到“他们是姑舅”时,通常就是指这种特定的表兄弟姐妹关系。第二种“公婆”的含义属于古语残留,了解即可,在当代交际中极少使用。

参考来源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姑舅”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和现代用法:

一、基本含义

  1. 姑表亲属关系(现代常用)
    指父亲与姑姑的子女,或母亲与舅舅的子女之间的表亲关系。例如“姑舅兄弟”“姑舅姐妹”。这种关系常被俗语“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形容其亲密性。
    《红楼梦》第二十回提到:“咱们是姑舅姊妹”,即指这种表亲关系。

  2. 丈夫的父母(古义)
    古代指公婆,如唐代于鹄《宫怨》诗:“畏妾事姑舅”,其中“姑舅”即公婆。此用法源自《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夫之母曰姑”。


二、延伸用法与地区差异


三、常见误区


“姑舅”一词在现代多用于表亲关系,古义则指公婆,需结合语境区分。其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亲属制度的复杂性。

别人正在浏览...

案犯鲍清风椑车表微秉刍餐霞饮瀣超登城区重述筹附丑拙疮痍满目大清明顿拍尔乃乏地发日飞渡飞行管制封畔凫尊噶嘣拱手购置观读龟婆孤直寒淤黄祲活兵交淡若水蛟龙得雨郊天赦急絃机轴考覆箜篌六十花甲子龙脑菊马纲蒙松摩奬捻诀旁听飘飘摇摇轻气球清誉七香汤祛蠹除奸如故说念随方就圆軆性通今博古僞易猥诸侯斡流五胡十六国物议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