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薤的意思、拔薤的详细解释
拔薤的解释
《后汉书·庞参传》:“拜 参 为 汉阳 太守。郡人 任棠 者,有奇节,隐居教授。 参 到,先候之。 棠 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於户下…… 参 思其微意,良久曰:‘ 棠 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后以“拔薤”喻打击豪强。 唐 吴融 《和冯使君题所居》:“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宋 苏轼 《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之三:“拔薤已观贤守政,摘蔬聊慰故人心。”
词语分解
- 拔的解释 拔 á 抽,拉出,连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拔数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儿。 选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
- 薤的解释 薤 è 〔薤露〕古代挽歌名。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鳞茎和嫩叶可食。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拔薤”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与古代政治治理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
词语来源与典故
该词出自《后汉书·庞参传》。东汉时期,庞参任汉阳太守,拜访隐士任棠时,对方未直接进言,而是以“一盂水”和“一大本薤”置于门前,并抱孙儿伏于户下。庞参领悟其隐喻:水象征为官清廉,拔薤(一种根深难除的植物)象征打击地方豪强,抱幼孙则暗示需体恤孤弱。
-
比喻意义
“拔薤”被引申为铲除强权势力的象征,尤其指清除根深蒂固的地方豪族或腐败集团。因薤的根系发达,拔除需用力,故以此比喻对抗顽固势力需果决。
-
文学应用举例
- 唐代吴融《和冯使君题所居》中“三年拔薤成仁政”,赞颂官员治理有方;
- 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亦用“拔薤”暗喻贤能执政。
-
补充说明
薤(xiè)即藠头,其鳞茎紧密难分,古人常以“拔薤”暗指铲除盘根错节的势力,强调行动需坚决彻底。
此词多用于古代诗文,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文学时仍具特定文化意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拔薤(Bá Xiè)一词意思是指采摘或拔出薤菜。这个词的部首是艸,共有7个笔画。《康熙字典》中的写法为“拔+艸”,部首拆分为「手」和「艸」。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活动,人们采集野生薤菜用作食材。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拔薤」。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根据《康熙字典》记载的写法来看,「拔薤」一词的字形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可以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追寻更多古代的写法。
以下是一个使用「拔薤」一词的例句:
他们今天去山上拔薤来做晚餐。
「拔薤」一词并不常见,因此没有太多相关的组词、近义词或反义词。如果需要表达类似的意思,可以使用「采摘蔬菜」、「摘取野菜」等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希望这些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的话,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