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驽钝愚昧。 明 张居正 《辞免恩命疏》:“岂臣之駑愚,可容忝窃?”
关于“驽愚”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驽愚”读作nú yú,是一个文言词汇,意为驽钝愚昧,形容资质平庸、缺乏才智的状态。其中“驽”指劣马,比喻能力低下;“愚”即愚笨,二者结合强调才智不足。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张居正的《辞免恩命疏》:“岂臣之驽愚,可容忝窃?”此句中,张居正以自谦口吻表达“以我平庸愚钝之才,怎敢承受如此重任?”的谦逊态度,体现了古代臣子奏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三、相关词汇扩展
“驽”常与其他字组合成词,例如:
提示:此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文或仿古语境。如需更全面的典故或成语关联信息,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驽愚(nǔ yú)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人愚笨而无能。它由部首“马”和“愚”两个字组成。
驽愚的部首是“马”,它表示与马有关的事物。它的总笔画数是17画。
驽愚一词来源于《说文解字》,是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一个形容词。它用来形容人愚蠢、无能而且笨拙。
驽愚的繁体字是「駑愚」。
在古代汉字中,驽愚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驽的古代写法中,「马」的上半部分没有横笔画,下半部才出现横画;愚的古代写法中,「有」字的中间部分没有横笔画。
他总是做出一些驽愚的决策。
驽马(nǔ mǎ):指跑得慢的马。
愚昧(yú méi):指无知无能的状态。
愚笨、无能、蠢笨。
聪明、机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