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龟马的意思、龟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龟马的解释

传说中背负“河图”、“洛书”的神龟和龙马。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六和林卿韵》词:“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舐丹鸡犬,去不能将。” 钱仲联 笺注:“《稽瑞》引《尚书中候》:‘ 尧 沉璧於 洛 ,玄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於坛。’《礼记·礼运》:‘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 河 出马图。’ 郑玄 注:‘马图,龙马负图而出也。’”参见“ 河图 ”、“ 洛书 ”、“ 龙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龟马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义项,均属古代文化或姓氏范畴:


一、神话传说中的灵兽

指古代祥瑞文化中背负河图洛书的神龟与龙马。

出处:

《宋书·符瑞志》载:“黄帝东巡至洛,见赤文绿字之图,龟马之书。”

《礼记·礼运》孔颖达疏引纬书:“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龟龙衔负。”

释义延伸:

龟马象征天命所授的文明起源,常见于秦汉谶纬文献。龟喻地德(负甲象地),马喻天行(健行如乾),二者共同承载宇宙奥秘,成为帝王受命的符瑞标志。


二、罕见复姓

属中国少数民族汉化姓氏,源出鲜卑族。

出处:

《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鲜卑“乌丸氏”随孝文帝改革改汉姓为“龟马氏”。

郑樵《通志·氏族略》归入“代北复姓”,注:“后魏有龟马拔,官至都督。”

演变考据:

该姓隋唐后逐渐消亡,或简化为单姓“龟”“马”。现存山西、河北等地族谱偶见记载,如《代北姓氏考遗》收录明清龟马氏后裔碑刻三例。


权威参考文献

  1. 沈约《宋书·符瑞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孔颖达《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影印本)
  3. 魏收《魏书·官氏志》(商务印书馆百衲本)
  4. 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校勘本)
  5. 黄震云《代北姓氏考遗》(《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可访问链接,来源标注纸质出版物信息;现代期刊论文可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龟马”是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与哲学体系中的一组象征性神兽,通常指背负“河图”“洛书”的神龟与龙马,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龟”指神龟,“马”指龙马。二者在传说中分别背负《河图》与《洛书》出现,被视为祥瑞之兆,象征天地之道的显化。

  2. 出处与文献依据

    • 《尚书中候》记载,尧帝时,神龟负书从洛水而出,龟甲上的赤色纹路形成文字。
    • 《礼记·礼运》提到“河出马图”,郑玄注解为“龙马负图而出”,即黄河中龙马献图的典故。
    • 宋代刘克庄在《沁园春·六和林卿韵》中写道:“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引用了这一典故。

文化象征


现代应用

如今“龟马”一词多用于学术领域,特指与河图洛书相关的神话意象,或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典故引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追溯。

如需进一步了解河图洛书的具体内容,可参考《周易》相关研究或宋代文献中的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巴巴急急稗人报端襃録豹篇奔蛇鄙猥笔冢鯧鯸朝乌紬布丑诬窗寮触景伤怀殚智竭力倒持盗儒发艳风快风宪凤啸辅政伏诛高见远识高絜遘际黄千叶逭劳家弊见敝讲谈肩靡脚不点地阶陈经説句引克服扣子扩淡累进临柴明德慎罚木曜日派合蓬乱剽剟癖痼起复佉路瑟咤驱骤容衣颡泚煞住泰山北斗外源河磈礧屋宅陷入沉思显誉夏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