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unt Taishan and the Big Dipper,person of distinction] 泰山极高,北斗最亮。比喻为当世所瞻仰瞩目的人和事
唐兴, 愈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自 愈没,其学盛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唐书》
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人们所尊重敬仰的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 愈 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 泰山 、北斗云。”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余官左都御史,一日五鼓启事,候于中左门,故吏部侍郎 赵公 王峰 士麟 谓曰:‘公真今日之 泰山 北斗也。’”《东欧女豪杰》第三回:“我们党里头有一位 蘚菲亚 大姊,他真是我们的 泰山 北斗,可惜大哥来的太迟,恐怕没曾相识了。”亦省作“ 泰斗 ”。《文明小史》第二三回:“有个 湖南 效法学堂的卒业生,想谋出洋游学,听説这位抚臺是新学界的泰斗,特特的挟了张卒业文凭,前来拜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 曹氏 一家当是 长安 弹琵琶的泰斗。”
“泰山北斗”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核心含义及背景:
出自《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此句以韩愈为例,赞誉他在儒学复兴中的核心地位。
该成语浓缩了中国古代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崇拜,体现了以山水星辰喻人的传统修辞手法,至今仍广泛用于学术评价和公众人物赞誉。
《泰山北斗》意为泰山上的北斗星,是古代中国对于北斗星的称呼。北斗星是指在夜空中具有七颗亮星的星座,包括北斗七星和斗杓。
《泰山北斗》的部首为水(氵)和400字头的字
拆分后的部首和笔画分别为:
泰 - 氵(3画)+ 大(3画)
山 - 山(3画)
北 - 匕(2画)+ 一(1画)+ 匚(2画)
斗 - 人(2画)+ 八(2画)
《泰山北斗》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泰山和北斗星在中国文化中都有重要的地位。泰山是五岳之首,被誉为东岳,被视为帝王的象征,受到崇拜。北斗星在古代中国被用来辨别方向,被认为是带来吉祥的象征。
《泰山北斗》的繁体为「泰山北斗」。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泰山北斗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
泰 - 泰山
山 - 山川
北 - 北国
斗 - 斗柄
1. 晚上,我们仰望泰山北斗,感受着宇宙的神秘。
2. 泰山北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经久不衰。
1. 泰山巍峨
2. 北斗指引
3. 泰斗大师
1. 北极星
2. 北辰
3. 斗柄星
南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