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起复的意思、起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起复的解释

(1) [reassume office]

(2) 古时官员服父母丧守期未满即应6*召赴任官职。明清时专指服父母丧期满后重新复出做官

(3) 旧指官员被革职后复出

详细解释

(1).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6*召任职。《旧唐书·房玄龄传》:“其年, 玄龄 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 昭陵 葬地。未几,起復本官。”《宋史·富弼传》:“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復,帝虚位五起之, 弼 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於平世,率不从命。”

(2). 明 清 后又指服父母丧满期后重行出来做官。《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冯主事 三年孝满,为有 沉公子 在家,也不去起復做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起復后,便再到 福建 ,希图当个差使。” 张友鹤 注:“官员为父母服丧期满,復任官职。”

(3).泛指一般开缺或革职官员重被起用。《宋史·向子諲传》:“初, 邦昌 为平章军国事, 子諲 乞致仕避之,坐言者降三官,起復知 潭州 。”

(4).恢复;康复。《红楼梦》第五五回:“谁知服药调养,直到三月间,才渐渐的起復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

(5).犹参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 唐瑀 ﹞《桃源涧》云:‘清响散高林,暗流出浅草。石脉互起復,安所穷杳渺。’”

(6).犹起伏。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踢毬》:“ 柳 ( 柳三復 )欲见 晋公 无由,会公蹴毬后园,毯偶迸出, 柳 挟取之,因怀所业,戴毬以见公,出书再拜者三,每拜,毯起復于背旅襥头间。”参见“ 起伏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起复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起复”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词义随历史演变和语境变化而拓展。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该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古代官吏复职制度

在古代官僚体系中,“起复”特指官员因父母丧期离职(丁忧)后,被朝廷提前召回任职的现象。例如《宋史·职官志》记载“文臣丁忧,起复视事”。这种制度体现了古代礼法与政治需求的矛盾,常见于史书和古典文献中。

二、现代词义引申

现代汉语中,“起复”的词义已扩展为“恢复原有状态或职位”的泛指,例如“企业起复生产”“干部起复原职”。此类用法多出现于新闻报道或公文语境,强调中断后的重新启动过程,词性上可作动词或名词使用。

该词的语义演变反映了语言对社会制度变迁的适应性,其权威性释义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汉语大词典》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起复”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存在差异,主要涉及古代官员任职制度。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含义

  1. 古代官员服丧期满复职
    明清时期主要指官员为父母服丧(守制)期满后,重新恢复官职。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提到“起复后,便再到福建”,即指服丧结束后的复职。

  2. 守制未满被紧急召回
    早期(如唐宋)指官员在守丧期间因特殊原因(如战争)被朝廷提前召回任职,称为“夺情起复”。《宋史·富弼传》记载了此类案例。


二、扩展含义

  1. 革职官员重新被任用
    泛指官员被罢免后再度起用,如《红楼梦》提到“奏准起复旧员”。

  2. 恢复健康或职位
    少数文献中引申为病体康复或职务恢复,如“服药三月,才渐渐起复”。


三、历史演变


四、特殊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旧唐书》《宋史》等史书原文,或明清典章制度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罢瘠鼻笛苍白谄谀逞怒赐龙当匹大张挞伐點手濎滢篼笼逗宿多志儿齿访英番手飞起蜂趋蚁附感叹词沟槽国婿孤行汉元鹤翥红翠后贤徽华尖厉艰危简衷结子锦队仅容旋马谨心酒脯控弦狂獒蓝采和郎不郎秀不秀流注乱嘈嘈麻沙本眠桅谬进孅趍情深潭水琼扉省閤生死攸关视若儿戏试水贪汚贪着套语惕栗通咎退食委虵脱繮之马仙呗陷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