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奉诚园的意思、奉诚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奉诚园的解释

园名。原为 唐 司徒 马燧 旧宅, 燧 死,其子 畅 将园中大杏赠宦官 窦文场 , 文场 以进 德宗 。 德宗 以为未尝见,颇怪 畅 ,派宦官往封其树。 畅 惧,因献其宅,废为 奉诚园 。见 唐 冯翊子 《桂苑丛谈·史遗》。后用为盛衰无常的典实。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诗之三:“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 马 家宅,今作 奉诚园 !”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二:“草没 奉诚园 ,轩车昔曾满。” 清 赵翼 《重过灵岩山馆》诗:“得地犹依採香径,籍官幸免 奉诚园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奉诚园是唐代长安著名园林,原为司徒马燧的宅邸,后因家道中落被没入宫廷,成为象征权贵盛衰无常的历史典故。其核心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二、历史背景

据《旧唐书·马燧传》记载,马燧因平定藩镇有功受封司徒,其宅邸“甲于长安”。后其子马畅因惧祸将园献予宦官,德宗改其为“奉诚园”。此名既含皇家接收(奉)之意,亦暗讽“忠诚”表象下的政治倾轧。中唐后,该园屡易其主,白居易《秦中吟》叹:“奉诚园里蒿棘秋,今古荣枯一如此”,成为贵族没落的典型意象。

三、文学隐喻

在诗词中,“奉诚园”常借园林兴废喻指世事无常:

刘禹锡《题欹器图》:“马燧功成身退晚,空留奉诚泣斜阳”

元稹《连昌宫词》:“开元之末姚宋死,奉诚园里牧猪儿”

此类化用凸显了其从实体园林升华为盛衰兴亡的文化符号。

四、文化影响

宋代以降,“奉诚园”进入典故类书。清代《佩文韵府》释:“唐园名,马燧故第,后为感怀盛衰之典”,其语义最终凝练为“权贵荣华终成空”的警世隐喻,常见于怀古诗文与戏曲创作。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奉诚园”是唐代历史典故中的地名,其含义与盛衰无常的感慨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1.历史由来

奉诚园原是唐代名将马燧的私人宅园。马燧因功被封为北平郡王,但晚年遭唐德宗猜忌。他去世后,其子马畅因将园中稀有的大杏赠予宦官窦文场,引发德宗不满。马畅恐惧之下,将宅园献给朝廷,后被改名为“奉诚园”。

2.文学象征

唐代诗人常以此园为题材,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例如:

3.误读辨析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解释为“真诚恭敬的态度”,实为误解。该词核心含义源于历史事件,而非成语性质。

奉诚园是唐代政治与文学交织的符号,主要承载盛衰无常的警示意义,而非现代引申的品德概念。

别人正在浏览...

案酒半瓶子醋卑隐冰碴儿步斗踏罡参省弛坏吹金纯阳丛涂彫翦东厂都长敦请恩养钱反言丰羞高傲根绊遘恶桂觞裹鲊帖好谋好弱赫怒哄堂大笑黄头军旌善惩恶距冲君鱼保境剀切礨硌沦荡落阱下石满堂好毛传马披民淳俗厚蟠拏朴悍皮树中戚蕃碕潭日冕桑斧飋飋山龛侍面耍水熟缣腾拿腾焰飞芒天官赐福跳跃同心叶力枉费心机为人陷脱泻瓶蝎子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