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误加擢用。《战国策·楚策一》:“王过举而已,不然,无以至此。”《史记·乐毅列传》:“先王过举,厕之宾客之中,立之羣臣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卿。” 唐 张九龄 《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诗:“不才叨过举,唯力酬明恩。” 宋 司马光 《 * 主宅内臣状》:“伏望圣慈察臣愚忠,追止前命,无使四方指目,以为过举,亏损盛德,非细故也。”
(2).错误的行为。《商君书·垦令》:“大臣不荒,则国事不稽,主无过举。”《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生 曰:‘人主无过举。’” 宋 周邦彦 《汴都赋》:“奕世载德,蔑闻过举。”
“过举”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过举”既可用于具体的人才举荐场景,也可抽象化为对错误决策的批评。其核心在于“过”(过分/错误)与“举”(行动/推荐)的结合,强调行为超出合理界限。
《过举》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超过;超过度量。
《过举》的部首是辶,共有8个笔画。
《过举》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具体来源尚不明确。
《过举》的繁体字为「過舉」。
在古代,「过举」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意思基本相同。
1. 他的履历和经验在这个领域中过举了一切。
2. 我们应该努力,不止步于过举先前的成就。
1. 过度:过分、超过正常程度。
2. 举头:抬起头、抬头看。
超过、超越、抬举。
不及、不及格、低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