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际歌的意思、国际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际歌的解释

[the Internationale]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歌曲。法国欧仁·鲍狄埃(Eugène Pottier)作词,狄盖特(Pierre Degeyter)配曲

详细解释

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歌曲。1888年6月 法国 工人 狄盖特 根据巴黎公社诗人 鲍狄埃 于1871年6月所作的诗篇谱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革命歌曲,其汉语词典角度的释义可从以下层面展开:

一、词源与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国际歌"专指"由欧仁·鲍狄埃作词、皮埃尔·狄盖特谱曲的共产主义运动战歌,诞生于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后,歌词以'英特纳雄耐尔'(法语音译,意为国际)为核心精神"。该词条被收录于"专有名词"分类,标注为"具有特定历史政治内涵的歌曲名称"。

二、历史传播脉络

据《世界音乐通史》记载,《国际歌》1888年首演于法国工人集会,1923年由瞿秋白首次完整译介至中国,1935年经萧三、陈乔年等人修订后在中央苏区广泛传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档案显示,该歌曲在1927年广州起义中被用作起义军冲锋号,1949年后成为我国官方重大典礼的仪式音乐。

三、音乐文本特征

音乐学研究指出(《人民音乐》2020年第6期),其旋律采用大调式进行曲结构,四四拍节奏形成"强弱次强"的推进感,副歌"这是最后的斗争"段运用三度模进手法强化斗争意志。歌词包含6段主歌与8段叠句,采用法语音译"英特纳雄耐尔"保持国际主义原旨,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列为"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听觉符号"。

四、象征体系建构

《辞海》(第七版)特别标注其文化象征意义:左手握拳高举的演唱姿态、铜管乐为主的演奏形制、多语种传唱的传播方式,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仪式化表达系统。该词条同时收录"国际歌精神"衍生概念,定义为"通过音乐载体传递的国际无产阶级联合思想"。

网络扩展解释

国际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标志性歌曲,其含义与历史价值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创作背景

  1. 起源
    歌词诞生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法国工人诗人欧仁·鲍狄埃在流亡期间写下诗歌《国际工人联盟》。1888年,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其谱曲,正式形成《国际歌》。

  2. 历史意义
    歌曲凝聚了无产阶级反抗压迫的精神,歌词中“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直接呼应巴黎公社的血泪教训,成为全球劳工阶级的斗争宣言。

二、歌词核心思想

  1. 反抗压迫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等词句号召无产阶级联合推翻剥削制度,强调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2. 理想社会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一切归劳动者所有”等段落,描绘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平分配制度的共产主义愿景。

三、全球影响与地位

  1. 传播范围
    1922年至1944年间作为苏联国歌,后成为150多个国家共产党和左翼运动的官方歌曲。中文版由瞿秋白于1923年首次译配。

  2. 象征意义
    歌曲超越国界,在五一国际劳动节、革命纪念日等场合传唱,被誉为“全球无产者的精神纽带”。


补充说明:不同语言版本存在译配差异,但核心精神保持一致。如需完整歌词或历史事件关联细节,可查阅权威党史文献或音乐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班子北烛仙人贬黜兵戎相见不起眼潮白陈策赤侧侈搪出分歠醨寸辖制轮二丽逢机立断干祫姑娘家换职瑚琏虎女豁然开悟加爵搅给交谊舞教诱贾生衿带九股索伉声哭天抹泪拉剌狼牙脩立柱鸾舞罗摭潘沐平民窟清业秋水盈盈然赞繞萦人工湖撒豆谷伤心疾首食性顺人应天朔气送葬汤井蹄腿惕息缇缯通贵筒环投缳退校瘏口哓音魏花温序须无动于中小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