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庆的意思、国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庆的解释

[National Day] 开国纪念日

详细解释

(1).国家喜庆之事。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国庆独饗其利,主忧莫与其害。”《晋书·武帝纪》:“ 晧 遣使之始,未知国庆,但以书答之。” 唐 司空图 《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翌日堰乃成,水折而东,皆若导,而徒令邑里交贺,合乐以迓之,流闻京师,中外以为国庆。”

(2).举国庆贺。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

(3).指国庆日。如:我国国庆是十月一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庆"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详解

一、核心定义(国家庆典)

"国庆"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纪念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全民性庆祝日。其核心含义为:

  1. 国家建立的纪念:特指纪念国家政权成立或革命胜利的法定节日。
  2. 全民性庆典:全国范围内举行官方仪式与民间庆祝活动,体现国家认同感。

    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将"国庆"释义为"开国纪念日"。

二、特指含义(中国国庆节)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国庆"常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0月1日):

  1. 历史渊源: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 法定属性: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0月1日至3日为法定休假日。

    来源参考: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4号(2013年修订)。

三、引申义与用法

  1. 庆祝氛围的泛指:
    • 例:"国庆气氛"指节日期间张灯结彩、悬挂国旗的喜庆场景。
  2. 复合词构成:
    • "国庆档"(影视文化档期)、"国庆阅兵"(军事仪式)等衍生词汇。

      语用来源:《辞海》(第七版)对"国庆"的延伸用法解析。

四、文化象征意义

国庆节承载国家主权象征与民族凝聚力:

(注:为符合原则,释义内容严格参照权威工具书及官方文件,未提供外部链接以确保信息来源可靠性。)

网络扩展解释

“国庆”一词的含义可以从历史演变和现代定义两方面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古代含义 “国庆”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五等诸侯论》:“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古代中国,“国庆”特指与帝王相关的重要庆典,如新帝登基、诞辰(如清朝的“万岁节”)等全国性庆祝活动。

二、现代定义

  1. 广义概念:指一个国家为纪念重大事件(如独立、宪法签署、统一等)设立的法定节日,具有国家象征意义。
  2. 中国国庆节:特指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宣布新中国诞生,此后该日被定为国庆节,象征民族独立与复兴。

三、文化意义 国庆节不仅是纪念日,更是国家精神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包含对历史成就的回顾、对未来的展望,以及全民参与的庆祝活动(如阅兵、升旗仪式等)。

补充说明:不同国家国庆日名称与起源各异(如美国称“独立日”),但核心均为国家认同的强化。

别人正在浏览...

拜愿暴毙边缺部署搽画扯气垂头铩羽电负性干符坤珍高翼公心勾提广泽王桂席憨涩好畤侯宏拔花明柳暗黄绢烜奕豁出胡支对解譬叽叽井磑极位开塞肯不肯快快魁彦琨珸来人理本龙麟墨绂墓工尼姑喷香剽伤千载一合青骢气死风丘乘七支八搭榷货务任公子纱绢赏奇析疑施事滕口童子鷄推授吞炭猥烦温觉午盹误卯相公鹾闲吟小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