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购募的意思、购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购募的解释

(1).悬赏招募。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故令往购募爵赏,科条如左。”《魏书·杨播传》:“遂购募战士,信宿之间得三千餘人。” 南朝 梁 江淹 《尚书符》:“或能因罪立绩,赏不示私。斩袪射玦,唯功是与。购募之科,具列於上。”亦指收买。《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绍 令众追之”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杨 及部曲诸将,皆受 傕 汜 购募,共图 布 。”

(2).谓悬赏缉捕。《后汉书·党锢传序》:“其辞所连及 陈寔 之徒二百餘人,或有逃遁不获,皆悬金购募。” 明 李东阳 《蒙泉公补传》:“为政自有体式,盗贼责兵部,姦宄责法司,岂有天子自出榜购募之理?”

(3).征求;募求。《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太祖 命为丞相掾” 裴松之 注引 李氏 《先贤行状》:“顷之,老父復行,失剑於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於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旧唐书·经籍志上》:“ 贞观 中, 令狐德棻 、 魏徵 相次为祕书监,上言经籍亡逸,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羣书大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购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含义侧重于通过支付钱财来招募或征求。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词义 “购募”指用钱财招募、征求或悬赏获取。它强调以金钱或财物作为交换条件,来达到获取特定对象(如人才、物品、情报或追捕目标)的目的。

二、用法与侧重点

  1. 招募人员: 指用钱财招募士兵、劳力或特殊技能者。例如:“购募勇士,以御外敌。”
  2. 征求物品: 指出资征集或收购特定物品,尤其是稀有或急需之物。例如:“购募药材,以解瘟疫。”
  3. 悬赏缉拿: 指公开出价悬赏捉拿罪犯或特定目标。这是“购”字本义的直接体现。例如:“购募贼首,赏千金。”
  4. 征购(广义): 在特定语境下,可泛指官方或私人出资购买或征集的行为。

三、与现代词汇的区别

四、权威来源与文献佐证

五、现代使用情况 “购募”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其含义基本被更具体的词汇如“招募”、“悬赏”、“征购”、“收购”等所取代。它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文献、历史著作或特定仿古语境中。

“购募”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核心含义是通过支付钱财来招募人员、征求物品或悬赏缉拿目标。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利用经济手段达成特定目的(尤其是军事、治安和物资征集)的方式。其语义重点在于“以财为酬” 进行“求取”。在现代汉语中,其功能已被更细分的词汇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购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悬赏招募
    指通过公开悬赏的方式招募人才或士兵。例如《魏书·杨播传》记载“购募战士,信宿之间得三千餘人”,即通过悬赏快速招募士兵。

  2. 悬赏缉捕
    表示以赏金为条件追捕罪犯或逃犯。《后汉书·党锢传序》提到“悬金购募”逃犯,明代李东阳的《蒙泉公补传》中也用此意。

  3. 征求、募求
    泛指广泛征求或募集所需之物。《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文提到“购募”失物,强调通过悬赏征求。

二、用法特点

三、现代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替换为“悬赏招募”“通缉”“征集”等更通用的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

拜影板铺禀气兵体层泉产妇眵昏出淋大会垓大家族典刑地塄底死谩生烦刑付任福星关行归敬绲同海葵惶畏阶溜洁清京都十景径衢进素铿镗宽减苦杕揽储雷市邻壁刘村流感咙咙鲁风鞋蛮盒酿肆鮎缘竹泼家私潜神轻财重士秦望碑起尸器艺全民所有制申句四梵四海昇平肃景索垢寻疵条枝大爵擿埴索涂退藏于密万福往牒顽金汙道现今晓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