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籙的意思、道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籙的解释

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籙,缄而佩之。”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 吴筠 先生,精苦寿考。”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贺知章 一见,亦即呼为‘謫仙人’。放还山后, 陈留 采访使 李彦允 为请於 北海 高天师 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籙是道教特有的宗教文书,指由道教神灵授予、记录神吏名讳与符咒图箓的秘典,是道士受戒传度的凭证与修持法门的依据。其内涵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字源释义


二、宗教内涵

  1. 神权象征

    道籙被视为天神授予道士的法职凭证,如《正一法文太上外籙仪》称受籙者“名编仙籍,位统天曹”。道士需依籙阶修行,方能召遣神吏、施行法术。

    来源:朱越利《道教答问》

  2. 修行指南

    籙文中包含符咒、存思法诀及戒律,如《上清大洞真经籙》载存思三丹田之法,为内炼修行核心依据。不同派系(如正一、上清)各有专属道籙体系。

    来源:《中华道教大辞典》(胡孚琛主编)


三、历史沿革


四、现代传承

当代道教传度仪式仍以授籙为核心,如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正一派传度活动管理办法》规定传度需颁发“度籙”,延续“法脉凭籙传”的传统。

来源:中国道教协会官网《道教仪轨》


结语

道籙融合了道教神学、符咒术与教阶制度,既是沟通人神的媒介,也是道法传承的载体,深刻反映了道教“以术证道”的宗教特质。其体系演变见证了中国古代政教关系与宗派发展的历史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

“道籙”是道教文化中的核心概念,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二、宗教意义

  1. 身份标识
    道籙标明修道者的仙籍职位,使其名登天曹、地府除名,脱离凡俗管辖。
  2. 法力来源
    籙中记录神将吏兵,授予道士驱策神灵、行法施术的权能。若无籙职,则无法调动兵马,章醮(道教仪式)亦不灵验。
  3. 修持保障
    受籙者可获护法神暗中庇佑,避免灾厄,死后不堕恶道,直归仙籍。

三、授籙等级与分类

四、历史依据

唐代文献《因话录》提及寡居夫人受道籙于吴筠先生,印证其作为修行凭证的传统;《隋书·经籍志》则详述了授籙的等级制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授籙仪式或道教符箓体系,可参考《隋书》等典籍或道教权威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榜题毖劳擘李不肃才郎财薮茶户承禀丑化赐死丛烦粗鄙點呈钓槽彫散递夫断缣寸纸独断風雲福音书隔斜钩勒归福国企海盟山呪红模子驩乐鹘落解铃还须系铃人极乐国即命旧款科子旷任乐呵呵蛎槎落火卖楂梨铓颖摸鱼儿木熙凝凝凝情拍档飘姚乾僵契机青袍乌帢清溪渔隐图清啭趣织三周山父特诏通摄万贯家财枉自委分相仪小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