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raved bowl and red ribbon in hat] 用刻有花纹的簋和红色的帽带。镂,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用如动词,涂上红彩。绂,古代帽子的系带
管仲镂簋朱绂。——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镂簋朱绂”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òu guǐ zhū fú,主要用于形容生活的奢华。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使用雕刻花纹的簋和染成红色的帽带,象征生活极度奢侈。该词出自宋代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簋朱绂”,通过管仲的例子批评过度追求享乐的风气。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司马光《训俭示康》原文或相关注释。
《镂簋朱绂》是一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含义丰富。在古代,簋是一种盛饭的容器,镂则表示打孔雕刻,朱绂是官服上的红色丝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来形容事物精美、华丽、精致而又珍贵的样子。
接下来我们来拆分这个成语的部首和笔画。其中,镂的部首是金,朱的部首是木。镂字的构造是金和屚,朱字的构造是木和巩。笔画方面,镂字共13画,朱字共6画。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巧言》篇,其中有一句诗写道:“如有玉修矣,文锦之心。”后来,“镂簋朱绂”这个成语便从这句诗中演变而来。
在繁体字中,镂簋朱绂的书写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繁体字是由简化字进化而来,有时候笔画稍有变化,但整体仍然保持相似的形状。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略有不同。古代的汉字通常横写从右到左,而现代一般是竖写从上到下。另外,在古代的印章上,字的形状更加方正,较为规整。
下面是一个使用《镂簋朱绂》这个成语的例句:“这幅画雕刻细腻,色彩斑斓,真是镂簋朱绂,十分华丽。”
相关的组词有:镂空、镂铜、朱红、绂带。
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华丽、精美、绚丽。
这个成语的反义词有:寒酸、简陋、粗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