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棁杖的意思、棁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棁杖的解释

木杖。《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乃著布单衣、疎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駡。” 唐 刘言史 《葛巾歌》:“空留棁杖犊鼻褌,濛濛烟雨归山村。” 宋 王安石 《示安大师》诗:“手扶棁杖虽老矣,走险尚可追麏麚。” 清 钱谦益 《浦君鎔墓志铭》:“葛巾棁杖,游行山泽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棁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棁杖(拼音:tuō zhàng)指用木材制成的长而粗大的手杖,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文人、隐士或特定人物的形象。


词源与用法

  1. 词义构成:

    • 棁:原指梁上的短柱(见《说文解字》),后通“脱”,引申为木棒或木杖。
    • 杖:即手杖,支撑行走的工具。
      合称后泛指木制长杖。
  2. 文献例证:

    • 《后汉书·祢衡传》记载祢衡“手持三尺棁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表现其狂放不羁的形象。
    • 王安石《示安大师》诗云“手扶棁杖虽老矣,走险尚可追麏麚”,借棁杖体现老者的坚韧。
    • 清代钱谦益在墓志铭中描述隐士“葛巾棁杖,游行山泽间”,突出其超脱世俗的姿态。

相关辨析


“棁杖”是古代文化中象征文人风骨或隐逸生活的木制手杖,兼具实用与意象功能。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后汉书》《王安石诗集》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棁杖》的意思

《棁杖》是一个汉字词语,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使用。作为动词时,意思是用棁杖敲打击打。作为名词时,指的是一种用来敲打击打的器具,形状近似棍棒。

拆分部首和笔画

《棁杖》这个词由木字旁和杖字旁组成。木字旁为左边的部首“木”,杖字旁为右边的部首“杖”,合起来共需12画。

来源和繁体

《棁杖》在古代汉字中通常作为木字旁加杖字旁的组合,意义与现代相同。在繁体字中,其写法类似,仍然是由木字旁和杖字旁组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棁杖》这个词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化。在篆书或隶书中,其形状可能稍有差异,但基本结构与现代汉字一致。

例句

1. 他用棁杖敲打地面,发出沉闷的声音。

2. 他手中拿着一根厚实的棁杖,显得威严非凡。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杖杆、木棍、打击、敲打

近义词:棍棒、鞭策、鞭笞

反义词:抚慰、宽慰、安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