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催首的意思、催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催首的解释

亦称“ 催头 ”。封建社会中官府指定摧征钱粮的人。倘不能催促欠户如限缴清,催首要受追比,因此而家破人亡者,亦所在多有。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点催首,放富差贫;保解户,欺软怕硬。”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滚单落户》:“五户中以欠数最多者为催头。其单,甲长领给最多者。催头逢卯,执单赴比。比后又交与下手欠数多者为催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催首是明清时期负责催征赋税、徭役的基层差役头目,通常由里甲制度下的粮长或里长指派,承担督促乡民完纳钱粮、协调官府与民众的职责。其角色兼具行政强制性与地方协调性,常见于赋役制度文献记载。

一、核心定义与职责

催首专指明代至清代前期在里甲制中协助官府征收田赋、管理徭役的基层负责人。其职责包括:

  1. 催征税粮:按册督促所属农户按期缴纳钱粮,并初步核查数额;
  2. 协调纠纷:调解因赋税产生的民间矛盾,上报无法处理的争议;
  3. 代输垫付:遇农户拖欠时需先行垫付,再行追偿,故多由富户担任。

二、制度背景与历史语境

催首制度依附于里甲制(每110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10户轮任里长),是明代赋役体系的关键环节。里长下设催首若干,分片管理赋税催征,形成“官府—里长—催首—农户”的多级管控链。这一制度在《明史·食货志》中明确记载:“役曰里甲……催科、勾摄俱责之。”

三、社会地位与现实困境

催首虽属基层权力角色,但实际处境艰难:

四、现代语义与文献价值

该词现已消亡,仅存于研究明清经济史的文献中,如《中国赋役制度史》等著作。其释义需结合特定历史背景理解,现代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均标注为历史词汇。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催首”是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职务称谓,其含义及背景如下:

1.基本定义

2.职务风险

3.社会背景

4.文学记载

5.历史演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不同朝代的变化,可参考《福惠全书》《琵琶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芨浆迸激笔饱墨酣赑然不靖不録漕贡嘈闹侧坐长欷成份嗔目除红捉绿覩当废残风起浪涌冯玉伏莽抚恤金甘心首疾公孙树关与海水涸辙枯鱼浃汗奸敝计出万死劲捷口货狂丝夔府镣锁林觉民鸾霄没世不渝贫眼抢火脐噬崷崒拳中掿沙躯劳岨险乳膏塞噎三节人从韶齿沙糖深固市暨双凤司蠹四匝四镇痠冻铁鹿退慑违条舞法香莎相生相尅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