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供餽的意思、供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供餽的解释

见“ 供馈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供餽"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物资或财物的供给表达敬意或支持。该词由"供"(提供、供给)与"餽"(同"馈",赠送)两个动词构成,形成递进式语义结构。

从《汉语大词典》释义来看,该词在古代文献中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指军队后勤补给,如《三国志》记载"令军士持三日粮,兼程供餽";二指官员对上级的物资供奉,《宋史》中"州县供餽,悉令禁绝"即为此意。发展到明清时期,词义逐渐扩展至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性赠予。

现代汉语中,"供餽"一词已不常见于日常用语,但在研究古代典章制度、军事后勤体系或传统礼仪文化时仍具学术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该词与"馈赠""供奉"等近义词存在细微差别——更强调通过持续的物质支持来表达态度立场,而非单次性礼节行为。

参考资料:

  1.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
  2. 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
  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语文》期刊

网络扩展解释

“供餽”是“供馈”的异体写法,二者含义相同,均指物资供应或补给,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供餽”指供应、补给物资,尤其用于官方或军事场景。例如《周书》中记载,稽胡部落在战争期间因惧怕被讨伐而“相率供馈”粮草。

  2. 古籍例证

    • 《西京杂记》提到“何供馈之偏耶?”,指物资分配不均。
    • 唐代元稹《河南元君墓志铭》用“供馈”描述军需供给,宋代叶适则将其与财政支出关联。
  3. 用法场景
    多用于描述官方、军事或大规模物资调配,如粮饷、赋税等,强调系统性的资源供给。

  4. 字义分解

    • 供:指提供、供给,含主动承担之意(如“供给”“供奉”)。
    • 餽(馈):本义为赠送,引申为物资输送(如“馈赠”“馈粮”)。

提示:该词现已较少使用,现代汉语中更多用“供应”“补给”等替代。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宝拜家庆白米卞庄子刺虎滮稻逼削不值一笑插翅难飞吃力不讨好侈媻逴俗絶物催比单寡登济调经凋霜丁忧低首鄂被瓜子孤帆河夫黄袿荒淫无道护痛家常茶饭謇缓交辔甲仗库借用金樱极情眷焉拘阂聚蓄棱眼卖卦明晃晃牧野破二作三前番勤勚劬瘁驱骇肉头厚入去上界收怜舒畅水操天涯若比邻题名录厅事讬乘后车纤发先马走小商消缩小学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