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楛的意思、贡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楛的解释

进贡以楛木为干的箭。语出《国语·鲁语下》:“昔 武王 克 商 ,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於是 肃慎氏 贡楛矢。”后借指向中央政府纳贡之使。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重译接武,贡楛盈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贡楛”是由“贡”与“楛”组合而成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分释并结合历史语境理解。

一、单字释义

  1. 贡:指古代臣民或属国向君主进献物品,如《说文解字》释为“献功也”,强调进献的礼仪属性。
  2. 楛:原指一种粗劣的荆类植物,后引申为器物材质的粗陋,如《荀子·劝学》中“问楛者,勿告也”,此处“楛”比喻不合礼法的行为。

二、复合词考释

“贡楛”一词多见于古籍中东北少数民族向中原王朝进贡“楛矢石砮”(以楛木为杆、青石为镞的箭)的记载,如《国语·鲁语下》载“肃慎氏贡楛矢”,表明其作为边疆特产的政治象征意义。该词可拆解为“进贡楛矢”的简称,突显古代朝贡体系中物产与权力的关联性。

三、文化内涵

从《后汉书·东夷传》到清代《满洲源流考》,历代文献均将“贡楛”视为边疆民族臣服的标志,如《册府元龟》称其“以表归化”,赋予物质贡品深厚的政治伦理价值。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贡楛”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基于历史文献记载,具体解释如下:

1.本义

“贡楛”指“进贡以楛木为干的箭”,即古代边疆部族向中原王朝进贡的一种箭矢。此词源于《国语·鲁语下》记载的周武王时期肃慎氏(东北部族)进贡“楛矢”的典故。楛木是一种质地坚硬的木材,适合制作箭杆,因此成为贡品。

2.引申义

后借指“向中央政府纳贡的使者或行为”。例如晋代葛洪《抱朴子·吴失》中描述“贡楛盈庭”,即形容四方使者频繁进贡的场景。这一用法扩展了原意,强调政治臣服与文化联系。

3.文献例证

4.综合释义

该词既指具体贡品(楛木箭),也象征边疆与中央的隶属关系,常用于描述古代政治、文化互动中的朝贡体系。

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国语》《抱朴子》等古籍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兵马菜品畜发箠搒垂手达·芬奇打棍子刀鸭灯轮电气风扇钓名要誉嫡位底柱东谷儿嬉饭罐宫钗规格化归纳孤照酣狎黑价合目何意黄冶集管泾水金声玉色旧瓶新酒疾言倨色剧骖决导抗辞考合拉拔老劣腊月冷冷清清落户緑篠满满堂堂乃我困汝欧秦碁品蒛葐取人荣祚牲腥神通湿季师母识途孙儿棠茇透亮儿讬胎微要相墓工向隅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