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装的意思、倒装的详细解释
倒装的解释
(1) [anastrophe;inversion]
(2) 修辞方式,用颠倒词句的次序来达到加强语势、语调和突出语意等效果。如安徽民歌“如今歌手人人是,唱得长江水倒流”,上一句就是“如今人人是歌手”的倒装
(3) 一种语法规则,多见于文言文、外文。如韩愈《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为“不知句读”、“不解惑”的倒装,“之”在此起前置宾语的作用
详细解释
修辞方法之一。故意颠倒词句的通常顺序,以调和音节,错综句法,加强语势。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 清 仇兆鳌 注:“哀 王粲 ,动 王粲 之哀也。首句倒装。”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引J·K《来信》:“我的译文,除出按照 中国 白话的句法和修辞法,有些比起原文来是倒装的,或者主词,动词,宾词是重复的,此外,完完全全是直译的。”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八篇之七:“例如普通顺序为‘尔所谓达者何哉?’《论语·颜渊》篇却说‘何哉,尔所谓达者?’就是倒装的实例。”
词语分解
- 倒的解释 倒 ǎ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正顺 倒 à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把容器反转或
- 装的解释 装 (裝) ā 穿着的衣物:服装。便装。军装。中山装。装裹。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装。卸装。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装。整装待发。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装备。装置。装甲。
网络扩展解释
“倒装”是语言学和文学中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指在句子中故意颠倒常规的语序,以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语法倒装(语言结构)
常见于英语、汉语等语言中:
-
英语倒装
- 完全倒装:谓语动词完全移至主语前。
例句:Here comes the bus.(常规语序:The bus comes here.)
- 部分倒装:仅助动词/情态动词提前,主语后置。
例句:Never have I seen such a beautiful sunset.(常规语序:I have never seen...)
-
汉语倒装
- 主谓倒置:强调谓语。
例句:真美啊,这片花海!(常规语序:这片花海真美啊!)
- 宾语前置:突出宾语。
例句:饭我吃完了。(常规语序:我吃完饭了。)
二、修辞倒装(文学手法)
通过颠倒语序增强表达效果:
- 强调情感或内容: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正常语序应为“寒江雪中独钓”)
- 押韵或节奏需要:
古诗中常见,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三、倒装的作用
- 突出焦点:将被强调的部分置于句首(如英语中“Only then did I realize...”)。
- 衔接上下文:使句子与上文逻辑更连贯。
- 创造悬念或诗意:打破常规语序,增强语言张力。
四、注意事项
倒装需符合语法规则或文学表达习惯,滥用可能导致句子生硬。例如,汉语倒装多用于口语或诗歌,正式书面语中较少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倒装(dào zhuǎi)是一种汉字词语,指的是把主语和谓语动词的语序进行颠倒的句子结构。它的拆分部首是“卩”和“攵”,共有11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确定,但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演变过程中。在繁体字中,倒装的写法为「倒轉」。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通常与现代有所不同。关于倒装的古代写法,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可以将“卩”字解释为手的形状,而“攵”字则表示撞击的动作。因此,可以认为倒装的古代写法是用一只手撞击的动作来表达。
以下是关于倒装的例句:
1. 他来了,我高兴极了。
2. 她哭了,心情很不好。
3. 昨天晚上,去看电影了他。
一些与倒装相关的词汇包括:
组词:颠倒、倾斜、翻倒、倒映
近义词:颠倒、逆转、调换、移位
反义词:正装、正常、正序、正常时序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