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共德的意思、共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共德的解释

大德。共,通“ 洪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 杨伯峻 注:“共读为洪,大也。旧读共为恭,不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共德”是由“共”与“德”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1. 字义解析

    • “共”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同也”,表示共同、一致;《汉语大词典》引申为“共享、协同”。
    • “德”本义为“升也”,后演化为道德、品行的代称,《论语·颜渊》中强调“君子之德风”,指内在修养与社会规范。
    • 合言之,“共德”指群体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或价值观,强调道德实践的统一性。
  2. 文献用例

    该词虽未见于主流古籍,但可从类似表述推断其语境意义。例如《尚书·泰誓》中“同心同德”描述周武王与臣民思想一致,可视为“共德”的历史雏形。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领域,如哲学研究中的“社会共德”,指代跨文化伦理共识。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共德”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词义
    “共德”指大德,其中“共”通假为“洪”,意为“大”。这一解释源自《左传》的经典注释,强调“共”在此处并非“共同”或“恭敬”,而是“洪大”之意。

  2. 文献出处与引文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杨伯峻在注解中明确指出:“共读为洪,大也”,纠正了旧注将“共”误读为“恭”的观点。

  3. 字义分解

    • 共:此处为通假字,同“洪”,表“宏大、重大”。
    • 德:指德行、品德,与“恶”相对,强调道德层面的高尚。
  4. 语境与用法
    在原文中,“共德”用于劝谏君主应继承先君的大德,反对奢侈行为,体现了古代对节俭与德行的重视。

  5. 相关扩展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或文言文解析,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左传》相关背景或杨伯峻的注释细节,可参考权威古籍注解或语言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巴豆爆仓背带博山炉参色祷祝得采法花芳馔飞道分理高气冠昏海寰和番合偶黄王画沙魂神火长将佐交飞佳子弟敬酒巾笥九尾禽际幸句屦狂竖狼主篮舁吕公车冒雨霂霖闹哄哄忸忕暖阁泮坼磐陀石搴裳牵制侵街钱全灶鹊驭艄公石科耍龙爽籁耍钱顺指铄化枱灯贪财好色亭佐慰引响答影随象尼翔趋先期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