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器名。《文物》1959年第3期:“有一种饰以素地凸起的或堆贴的纹饰,器面施以蓝、绿、紫的器物(瓷器),一般称它为‘法花’。‘法花’始于 元 而盛于 明 , 清 乾隆 以后很少烧制。‘法花’有两种胎子:一种砂胎,多流行于 山西 蒲州 、 泽州 一带;一种瓷胎,为 景德镇 所仿制。”
“法花”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一、瓷器名称(主流解释) 指元代至明代流行的陶瓷装饰工艺,特点包括:
二、成语用法(较少见) 个别文献记载为成语,释义为:
注意:瓷器释义有《文物》等专业期刊佐证,而成语释义仅见于个别网络词典,建议优先采用瓷器相关解释。若需进一步考证成语用法,可查阅更权威的汉语词典或文献。
《法花》是一个汉语词汇,用来形容法术或佛法清净的教义。“法”指的是佛法或者法术,“花”表示精彩或美丽。因此,《法花》可以理解为佛法或者法术的精彩表现,也可以表示佛法中的清净教义。
《法花》的拆分部首是“水”和“艹”,具体的拆分方式是:“法”字的部首是“水”,由4个笔画组成;“花”字的部首是“艹”,由4个笔画组成。
《法花》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佛教文献中,“法花”一词首次出现于《法华经》,是佛教教义的表述,表达出佛法的美丽和精妙。
《法花》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法華」。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法花》的字形会有些许差异。根据古代汉字的字形演变,可以将《法花》的古汉字写法表示为「⿰氵⿰艹丶」,这个形状表示了水和草的形象。
1. 佛教中的《法华经》被誉为佛教的《法花宝典》。
2. 他的法术高超,每一次施展都像是一朵盛开的法花。
1. 法术
2. 法师
3. 法华宝典
4. 法义
1. 妙法
2. 佛法
1. 纷花(形容散乱无序)
2. 妖法(形容邪恶的法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