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旰宵的意思、旰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旰宵的解释

见“ 旰食宵衣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旰宵”为汉语合成词,由“旰”与“宵”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向时间范畴,多用于古汉语语境。以下从构词、语义及文献用例三个角度解析:

一、构词解析

  1. “旰”:《说文解字》释为“日晚也”,指太阳西沉后的黄昏时段,引申为时间延迟,如“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务而晚食。该字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中已有用例:“日旰不召”,印证其时间指向。来源:《汉语大词典》
  2. “宵”:本义指夜晚,《广韵》注为“夜也”,特指深夜至黎明前时段,如《诗经·豳风》中“肃肃宵征”描述星夜赶路。古文献中常与“夙”对举,构成“夙兴夜寐”类时间范畴表达。来源:《辞源》修订本

二、语义特征

“旰宵”属并列式复合词,涵盖“旰”(傍晚)与“宵”(深夜)两个相邻时段,整体可释为“从日暮到深夜”,用于强调时间延续性。在《宋史·河渠志》中载“旰宵忧劳”,即指君主整日操劳国事,凸显时间跨度下的勤勉状态。来源:《历代典制文献汇编》

三、语用演变

该词现代汉语中已鲜用,但在仿古文体中仍具修辞价值。如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评述帝王理政时称“旰宵惕厉”,借时间范畴强化勤政意象。需注意其与“宵旰”属同素逆序词,二者在古籍中常混用,但核心语义趋同。来源:《古汉语词汇学导论》

网络扩展解释

“旰宵”是“旰食宵衣”的简写形式,属于汉语成语的缩略表达,主要用于形容勤于政务的忙碌状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1. 词义来源 该词源自成语“旰食宵衣”(读音:gàn shí xiāo yī),意为天色已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身,比喻处理政务的辛劳。其中: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境,如历史文献或对古代帝王、官员勤政的描述。例如:“帝王旰宵理政,夙夜忧劳。”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4. 注意事项 “旰”易误读为gān,需注意正确发音为gàn。此外,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特定历史或文学文本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旰食宵衣”的典故或例句,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古籍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时榜系变迁标尺标干逋囚草具长飙舂淙寸口大理石道话对不过对证趸账耳闻目击蒶藴搞活歌舞剧乖角儿含春王怀渴槐岳黄泥膀画外熸燧绞脸骄战瘕痛节召寄饭惊躁集曲饥约苦厄凉暗门楹拈华摘艳尼龙判涣丕隆谱籍七宝羹清范轻举绝俗弃业变産权枉臊秽山高水低韶苑胜状师兵书笈万世一时问肯诬构雾灭仙都观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