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对不过的意思、对不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对不过的解释

犹对不起。《三侠五义》第二九回:“若论当初,原受过他的大恩;如今将他闹到这步田地,我也就对不过我那亡妻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对不过"是一个具有古汉语残留特征的短语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现在方言或特定语境中。其核心含义可解析为:

一、基本释义

"对不过"由动词"对"与副词"不过"复合而成,表示虽做出回应或努力,但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或难以应对。其语义重心在于强调"回应行为的无效性"或"情理的亏欠感"。例如:

"他再三道歉,终究对不过众人的指责"(回应无效)

"这份薄礼对不过您的恩情"(情理亏欠)

二、语法特征

  1. 结构分析

    • "对":表应答、应对、相称(《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1283页)
    • "不过":表转折性限制,相当于"但无法"(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第89页)

      二者组合构成"动词+后置副词"的状中结构,整体具有谓词性功能。

  2. 句法功能

    多作谓语中心语,后接名词性成分(如"对不过人情")或小句(如"对不过心里愧疚")。近代汉语中可见省略宾语用法,如《醒世姻缘传》:"这番待要实实对他说,又对不过。"

三、历史语用演变

该短语萌芽于宋元白话,明清小说中高频出现,承载两种语用意图:

  1. 情理补偿的谦逊表达

    如《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些须微礼,对不过大官人厚意",通过否定自身行为价值以示恭敬(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

  2. 力所不及的无奈陈述

    清代《儿女英雄传》第三回:"纵有千言万语,对不过公婆眼泪",突显主观意愿与客观能力的矛盾。

四、现代使用域

当代主要保留在晋语(山西部分地区)、中原官话(河南、山东)等方言中,语义窄化为礼节性客套用语,多用于推辞馈赠时的谦辞:

"拿这点东西来看您,实在对不过得很"

(语料来源: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第七章)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可查证链接
  2.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 商务印书馆, 2015: 89.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M]. 商务印书馆, 1995.
  4. 侯精一. 现代汉语方言概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03.

网络扩展解释

“对不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下存在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表达歉意

2.特殊语境下的延伸含义

3.与“不过”的关联

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探究“不过”的独立用法,可参考中关于程度、转折等详细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欂卢冲口而出出局翠盖道尽涂殚斗凿独具慧眼防堵钢丝绳各得其宜攻虚遘际规拟贵族汉调二黄黄言奸不厮瞒,俏不厮欺肩差教卫精理矜露锦字觖望居家均差巨唐坑杀课田控阋连桥六宇鲁阳戈麻豆闹肚子能声般缠槃跚陪克屏辅破涕铺谋定计钱心青盼侵攘脐噬榷关圣谋事柄释怀室内江流诗券屎头巾收音机输供说方便塑炼土利完足无完肤希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