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严光》:“ 严光 ,字 子陵 , 会稽 餘姚 人也,少有高名……司徒 霸 与 光 素旧,欲屈 光 到 霸 所,使西曹属 侯子道 奉书, 光 不起。 子道 求报, 光 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 光 曰:‘买菜乎?求益也!’”后以“买菜书”指征聘之书。 清 钱谦益 《三月二十四日过钓台有感》诗:“老夫自有渔湾在,不用先生买菜书。”
“买菜书”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与古代文人拒绝仕途征聘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出自晋代皇甫谧《高士传·严光》的典故。严光(字子陵)是东汉隐士,司徒侯霸派人带着书信征召他出仕。严光拒绝亲笔回信,仅口授简短回复。当使者要求补充内容时,他反讽道:“是买菜吗?还要讨价还价(求益)?”,以此表达对官场征召的不屑。
原指拒绝回复的征聘文书,后引申为:
有观点认为该词表示“拘泥小节”(如),这可能是对典故的误读。权威典籍及诗词用例均指向与仕途征聘相关的含义,建议以《高士传》原始记载和历代文人化用案例为准。
当代多用于:
可通过汉典网、HttpCN词典等查看原始出处,注意区别于部分网络平台可能存在的释义偏差。
买菜书指的是一本介绍如何购买食材和烹饪技巧的书籍。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如何挑选新鲜的食材,合理搭配食材,提供各种菜肴的制作方法等。
买(乙乚乛):从口和丿两个部首组成,由3个笔画构成。
菜(艹):只有一个部首,由3个笔画构成。
书(⺍):只有一个部首,由4个笔画构成。
《买菜书》这个词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在古代,这类书籍通常由厨师、饭店老板等具有丰富烹饪经验的人编写,目的是为了传授烹饪技巧和饮食知识。
《買菜書》
在古代,买菜书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写法可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献资料而有所变化。
她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买菜书》,为了学会如何购买和烹饪食材。
买菜、买书、菜谱、菜单、书籍
烹饪书、烹调书、烹饪教程
卖菜书、卖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