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幹草的意思、幹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幹草的解釋

[hay] 曬幹(或風幹)水分的枯草;準備收入幹草棚的草;特指割下并曬幹作飼料用的各種草本植物,有時包括草籽和其他飼料(如豆科植物)

詳細解釋

幹枯的草,有時特指曬幹的谷草。《法苑珠林》卷十八:“欲穢染著不覺知,猶如猛火然乾草。”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二一章:“這一升半米磨成面,對上樹葉、幹草熬糊糊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幹草”指通過自然晾曬或人工幹燥方式去除水分的草本植物,主要用于動物飼料或特殊儲存需求。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幹草是由青草或栽培的綠色植物在未結籽前刈割,經幹燥處理後制成的粗飼料。其水分含量通常降至15%-20%,以便長期保存。

  2. 用途與特點

    • 飼料價值:幹草是草食動物(如牛、羊)的主要飼料,提供粗纖維(20%-35%)、蛋白質(7%-17%)及維生素(如胡蘿蔔素5-40mg/kg),同時刺激反刍、促進消化。
    • 儲存優勢:通過幹燥保存青飼料的營養成分,解決冬春季節飼草短缺問題。
  3. 分類
    主要分為豆科幹草(如苜蓿)和禾本科幹草(如梯牧草),不同種類營養成分差異較大。

  4. 制作方法
    包括自然晾曬、人工幹燥(如烘幹)等工藝,過程中可能添加防腐劑(如有機酸類)以防止黴變。

  5. 擴展含義
    在漢語中,“幹草”偶爾用于比喻無實際價值的事物,但此用法較少見。

若需更具體的應用場景或制作工藝,可參考權威農業資料或畜牧指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幹草(gān cǎo)一詞通常指的是被曬幹的草料,用于動物的飼養或者農田的覆蓋保護。拆分部首為“⺾”和“艹”,筆畫總數為12劃。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字形比較簡潔,寫法沒有太多複雜的變化。 在繁體字中,幹草可以寫作「乾草」。例如在繁體字中,「乾」的部首是「亅」,而筆劃數則是6劃。 在古代漢字中,幹草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因為這個詞并沒有太多複雜的字形變化,古時候的寫法和現代寫法相差不大。 例句: 1. 農民們通常在夏季将農田裡的草曬成幹草以備冬天使用。 2. 動物園的動物們喜歡吃新鮮的幹草。 與幹草相關的組詞可能有:幹草堆、幹草船、幹草人、幹草場等。 幹草的近義詞可能有:幹草料、飼料草。 幹草的反義詞可能有:新鮮草、綠草、濕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