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赶唱的意思、赶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赶唱的解释

指赶座卖唱。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一折:“幸得母亲贤惠,依随 于鹏 分付,不曾教我赶唱留人。”参见“ 赶座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赶唱”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语义的方言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和使用场景两方面解析:

一、构词解析 “赶”表示急促参与或追赶,“唱”指歌唱表演,组合后形成动态复合词。《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06)将其定义为“艺人临时受邀参与演出”,特指非固定班底的流动表演形式。该词常见于华北、西北地区的戏曲文化语境,与专业剧团演出形成对比。

二、使用场景解析

  1. 民俗表演:常见于传统庙会、红白喜事等场合,《中国民俗志·华北卷》(中华书局,2012)记载晋中地区至今保留着“赶唱班”组织形式,由班主临时召集艺人完成特定演出。
  2. 曲艺传承:据《中国曲艺集成》(中国ISBN中心,2009)山西分卷所述,民国时期泽州鼓书艺人常以“赶唱”方式辗转于各县乡茶楼,形成独特的流动传播模式。
  3. 现代延伸:在当代语境中衍生出“赶场献唱”的比喻用法,形容歌手密集参加商业演出,这种语义拓展可见于《新编汉语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20)的补充词条说明。

该词作为活态语言现象,其研究价值已被收录于国家语委“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言数据库,相关学术论述可参见《汉语动态复合词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第三章第四节。

网络扩展解释

“赶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赶唱”指赶座卖唱,即艺人为了生计在不同场所奔走献唱。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康海的杂剧《王兰卿》第一折:“幸得母亲贤惠,依随于鹏分付,不曾教我赶唱留人。”

  2. 使用场景与延伸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或传统社会中艺人流动演出的状态,常见于戏曲、文学作品中。例如《王兰卿》中的台词即反映了当时艺人生活的片段。

  3. 需注意的混淆解释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追赶人或物”,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词典及古籍文献,可能是对字面义的误读。建议以“赶座卖唱”为核心释义。

  4. 相关词汇
    “赶座”:与“赶唱”含义相近,指艺人辗转不同场所表演谋生,可结合参考。

若需进一步了解《王兰卿》原文或“赶座”的具体用法,可查阅明代戏曲文献或专业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按歌拔火罐儿砭灸辩黠閟载博学洽闻彩旛常梪躔探称袭楚檮代拜断代顿捽多凶少吉干霍乱馆券贯周归要海腹鹤头皇兄呼红喝緑会意户品兼资极愤溃滥临化鸾手校尉论婚芦苇漫延渺无影踪挠勾挪用偶坐清郎钦竦穹苍湫底染物擅离职守升气石头人受气包水火棍殊尚鼠无牙死驴松性随波踏潮天值地值通比吐发为渊驱鱼无直降魔棍小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