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帕本的意思、书帕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帕本的解释

明 代官吏刻印的书本。当时习俗,任满入觐或奉使出差回京,必刻一书,以一书一帕为馈赠的礼品,故名。刻工拙劣,校勘粗疏,不为学者所重视。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监本二十一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书帕本是明代特有的一种刻印书籍形式,指官员将书籍与手帕作为礼品馈赠他人时附带的刻本。其核心特征在于:

  1. 起源与用途

    明代官员外任或奉使回京时,常以一书一帕作为礼物馈赠上级或同僚,后逐渐演变为刻印书籍代替贵重礼品。此类书籍多由官员私人刻印或委托书坊制作,内容常为个人文集、地方文献或应酬之作。

  2. 版本特点

    • 校勘粗疏:因属非营利性刻印,校勘多不严谨,脱误现象普遍。
    • 装帧简朴:为控制成本,用纸、刻工、装帧均较简陋,艺术价值较低。
    • 内容局限:题材集中于诗文集、笔记杂著,罕见经史典籍。
  3. 名称由来

    “书帕”即书籍与手帕的组合。明初本以帕包裹书籍馈赠,后帕仅存象征意义,书籍成为主体,“书帕本”遂成专称。

  4. 文献价值与批评

    虽因粗制滥造遭清代学者诟病(如顾炎武斥其“灾木”),但部分书帕本保存了稀见诗文或地方史料,对研究明代官场文化、出版史仍有独特意义。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书帕本”是明代特有的一种书籍类型,其名称和用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起源
    书帕本指明代官吏刻印的书籍,主要用于官场馈赠。当时形成一种惯例:官员任满回京述职或奉使出差归来时,需以“一书一帕”作为礼品相赠,书籍与手帕的组合因此得名。

  2. 用途与背景
    这类书籍本质上是官场社交的礼仪性赠品,而非以学术传播为目的。明代官场盛行此类应酬,书籍内容常与受赠者身份或地方文化相关,但装潢精美更受重视。

  3. 质量特点

    • 刻印粗糙:因急于应付礼节需求,刻工技术较差,版面设计简陋;
    • 校勘疏漏:内容常存在文字错漏、删改随意等问题,缺乏严谨性;
    • 内容价值低:多选用普通诗文或地方志,鲜有学术著作。
  4. 历史评价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批评其校勘粗疏,叶德辉《书林清话》更直指其“谬误流传”,导致藏书家与学者均不重视此类版本。

  5. 文化意义
    虽学术价值有限,但书帕本反映了明代官场文化、印刷业普及状况,以及书籍作为礼品的特殊社会功能,成为研究明代出版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板凳标轴并行长雄朝婚宸涣尺板斗食赤社错扳胆欲大而心欲小點心笛材东南堕甑不顾发躁蜂子凤觜复信功高不赏轨辙哄逗轰旋后勤环顾会遇昏嫚呼鹰台瀸积洁言精诵金石醵饯孔雀舞溃裂零雰琳璵凝锦配重骈化偏眼仆姑骑装饶远上半夜山壑山轿山鹊圣神石龙税居书坛殊裔死籍挑引通宾蜕蝉尾联五彩衣香火下乔入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