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伽马射线的意思、伽马射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伽马射线的解释

亦称丙种射线。镭和其它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所放出的射线。通常写作γ射线。伽马,希腊字母第三个字母γ的译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伽马射线(γ射线)是原子核能级跃迁或高能粒子碰撞时释放的电磁波,属于电离辐射的一种,具有极短的波长(通常小于0.01纳米)和极强的穿透能力。该术语由希腊字母"γ"音译得名,在汉语中"射綫"指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能量束流。

从物理特性分析,伽马射线与X射线的本质区别在于产生机制:前者源自核内反应,后者多产生于核外电子跃迁。《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穿透力比X射线更强,用于治疗肿瘤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指出,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其瞬时辐射能量可达太阳百亿倍。

在应用层面,伽马刀技术利用其定向辐射特性进行无创肿瘤治疗,该技术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世界卫生组织辐射与健康手册强调,过量接触伽马射线会破坏DNA结构,需严格遵守防护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伽马射线(γ射线)是一种极高能量的电磁波辐射,属于原子核射线的一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伽马射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0.01埃)、频率最高(>3×10¹⁹Hz)的电磁波,由原子核能级跃迁或放射性衰变时释放。其光子能量超过124keV,穿透力极强,可穿透数厘米厚的铅板。

二、核心特性

  1. 物理属性
    数学表达式为:
    $$
    E = h u
    $$
    其中E为光子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ν为频率。
    因波长极短(约10⁻¹¹米),表现出明显粒子性。

  2. 穿透能力
    在物质中传播时几乎不散射,穿透力是X射线的50-100倍。

三、主要来源

  1. 天体物理现象:超新星爆发、中子星合并等宇宙事件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如GRB 151229A)。
  2. 核反应过程:放射性元素衰变(如镭)、核裂变/聚变反应。
  3. 实验室产生:粒子加速器、同步辐射装置等人工设备。

四、应用领域

领域 应用场景 原理
工业 金属探伤、管道检测 利用穿透性探测内部缺陷
医疗 肿瘤放疗、手术器械消毒 高能光子破坏细胞DNA
科研 核物理实验、天体观测 分析核结构及宇宙现象

五、安全风险

长时间暴露会导致生物体DNA断裂,引发细胞突变或癌症。医疗应用需严格计算辐射剂量,工业检测要求铅屏蔽防护。

发现历程:1900年法国物理学家P.V.维拉德在研究镭辐射时首次发现,1903年卢瑟福将其命名为γ射线。该发现完善了原子核射线理论体系(α、β、γ三种射线)。

别人正在浏览...

拜既百辛白行板帐钱暴谩孛星裁云剪水场杵朝贡诚至金开仇词纯金磋摩打拗大学士偾蹶敢怨而不敢言给孤独羹藿宫点孤筇会语护书匣僭逆骄崇交穷家弦户诵喈喈截近竭忠杰作金笺沮怍阔狭良畴凉牀露风鸾刀买卖没略眉门免脱民牧墓盖孬种内羞叛国埤湿被绣昼行清茶轻蹺擒题全人水妃套服田方赠投险頽坠忘筌虾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