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陔兰的意思、陔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陔兰的解释

《文选·束晳〈补亡诗〉》:“循彼南陔,言采其兰。” 李善 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后因以“陔兰”敬称他人的子孙。意谓能孝养长辈。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封燔茅社,抱弄荃蓀。陔兰始茂,隙駟俄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陔兰"是一个极其罕见的词汇组合,在现代汉语词典和常用古籍中均未见作为固定词条收录。其含义需要拆解分析:

  1. "陔" (gāi) 的本义:

    • 指台阶的层次、层级。《说文解字》释为:“阶次也。”
    • 引申指田埂、田垄。《史记·封禅书》有“坛三陔”的记载,颜师古注:“陔,重也。三重坛也。”此义与“垓”相通。
    • 作为量词,指极广大的地域范围,如“九陔”(指天或地的极高远处)。
    • 古乐章名,《诗经·小雅》中有《南陔》篇(已佚),后“陔”有时泛指乐章或音乐。
  2. "兰" (lán) 的本义:

    • 指兰草,一种香草,如兰花、泽兰等。《说文解字》:“兰,香草也。”
    • 象征高洁、美好、贤德。如“兰心蕙质”、“金兰之交”。
  3. "陔兰"的可能含义推测(非词典固定词条): 由于“陔兰”并非标准词汇,其确切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根据“陔”与“兰”各自的含义,可能的组合解释有:

    • 生长在田埂/台阶旁的兰草: 这是最直接的字面组合理解,描绘兰草的生长环境。
    • 乐章名或与音乐相关的雅称: 因“陔”可指乐章(如《南陔》),“兰”象征美好,故“陔兰”或可指代某种高雅的音乐或乐章,但这属于非常个人化或特定文本中的引申,非通用义。
    • 比喻高洁品性所处的高远境界: 结合“陔”有极高远处(九陔)的含义和“兰”的高洁象征,“陔兰”或可寓指品德高尚者所达到的崇高境界,但这同样属于文学化的、非标准的引申义。

“陔兰”并非汉语词典收录的标准词汇。其理解必须基于“陔”和“兰”两个字的独立含义进行组合推测。最常见的推测是字面意思“田埂/台阶旁的兰草”。在特定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如涉及古乐《南陔》),它可能有更引申的、与高雅音乐或崇高境界相关的含义,但这需要具体文本佐证,并非词典学上的固定释义。

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陔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与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拼音:gāi lán
结构:陔(左右结构)+ 兰(上下结构)
核心含义:源自《文选·束晳〈补亡诗〉》中“循彼南陔,言采其兰”一句。古人认为“采兰”象征以香草供养父母,后引申为对他人子孙的敬称,特指能孝养长辈的后代。

二、文化背景与用法

  1. 文学出处
    原句出自《诗经·小雅》的佚篇《南陔》,后被束晳补写,强调子女应遵循孝道,以行动侍奉父母。李善注《文选》时解释:“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
  2. 引申用法
    唐代元稹在祭文中曾用“陔兰始茂”形容子孙初长成,隐含对家族传承与孝道的赞美。

三、相关扩展

四、总结

“陔兰”属于古典文学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常见于古文解析或特定语境中对他人子孙的尊称,强调孝道传承。如需引用,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嗌喉傍接抱拙弁组表擢碧罂博综谄羹超踔揣骨村井电文邸报二崤法施蜂蜡根连株逮阁置钩鈲乖譌寒细寒灺鸿教黄耳寄书活铮铮虎士儆省禁卢厉兵秣马骆驿梦草面颜命素冥讨靡屑昵爱俳赋蓬荜增辉漂汩飘决穷生辱金三巴沙包设储升斗小民舍身崖势均力敌时岁时嫌爽别书种四门博士素威诬事相吊乡俚陷累淆荡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