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玺的意思、符玺的详细解释
符玺的解释
印信。《庄子·胠箧》:“为之符璽以信之,则并与符璽而窃之。” 唐 韩愈 《原道》:“相欺也,为之符璽斗斛权衡以信之。” 秦 汉 以后,特指帝王的符和印。《史记·秦始皇本纪》:“奉其符璽,以归帝者。”《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今朕退处别宫,不与国事,用何符璽以为信?”
词语分解
- 符的解释 符 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
- 玺的解释 玺 (璽) ǐ 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玉玺。掌玺大臣。玺书。玺节(印章)。玺绶。 笔画数:; 部首:玉;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符玺,是古代中国政治与权力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凭证和象征物,由“符”与“玺”二字组合而成,各自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制度功能。
一、 基本释义
符玺指古代帝王或最高统治者用于传达命令、证明身份、行使权力的信物和印章的总称。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政令的合法性,是国家机器运行的核心凭信。
二、 单字释义与功能
-
符:
- 本义: 《说文解字》释为“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意指用作凭证的信物。其核心含义是“凭信”、“契约”、“凭证”。
- 形制与用途: 通常以竹、木、玉、金属等材料制成,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需两半相合(“符合”一词即源于此),方能生效。常见的有:
- 兵符/虎符: 用于调兵遣将,常作虎形。持有者需出示与朝廷所持另一半完全契合的兵符,军队才听令。
- 传符/使节符: 使者、官员通关、执行公务的身份和通行凭证。
- 功能: 主要用于验证身份、传递命令(尤其是军事命令)、证明文件真实性,确保信息传递和权力执行的安全可靠。
-
玺:
- 本义: 《说文解字》释为“王者印也”。最初泛指印章,秦以后成为皇帝印章的专称。
- 材质与等级: 早期材质多样(金、玉、铜、石等),秦始皇规定以玉为材,称“玺”,为皇帝专用。臣民印章只能称“印”或“章”。后世皇帝玺印材质(如金、玉)和形制(如螭龙纽)均有严格规定,象征皇权独尊。
- 功能: 皇帝用以签署诏书、敕令、任命官员等重要文件。加盖玺印是文件生效、代表皇帝意志和国家权力的最终确认,所谓“玺书”即盖有皇帝玺印的诏书。
三、 “符玺”的文化与权力象征
符玺的结合,代表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下,最高统治者掌控国家核心权力的两种关键手段:
- 军事与行政控制(符): 通过兵符、使节符等,实现对军队调动、官员派遣、政令通达的绝对控制。
- 立法与决策权威(玺): 通过玉玺,赋予法律、政策、人事任命等最高决策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合法性。
- 天命与正统性: 传国玉玺(如著名的和氏璧所制玺)更被视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象征,是王朝更迭中争夺的焦点。
四、 历史演变
符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从先秦的萌芽,到秦汉的规范化(如秦始皇制传国玺、虎符制度),直至明清的完善(如清朝二十五宝),始终是维系中央权威、保障政令畅通、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工具。其形制、管理和使用均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礼仪程序 。
总结来说,“符玺”一词精确概括了古代中国以帝王为核心的权力体系中,用于验证身份、传达命令、证明文件、象征最高统治权的那一类核心信物和印章。它不仅是实用的行政工具,更是皇权至高无上和国家政权合法性的物质体现,深刻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
主要参考来源:
- 《说文解字》(许慎) - 对“符”、“玺”字的本义解释。
- 《史记》等历代史书 - 记载符玺(特别是兵符、传国玺)的使用实例和重要性。
- 《汉旧仪》等典章制度文献 - 记录符玺的形制、管理和使用规范。
- 《唐律疏议》、《大明会典》、《大清会典》等法典 - 规定符玺相关的法律制度。
- 历代注释家对经史典籍中涉及符玺内容的注解。
- 权威汉语辞书(如《辞源》、《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 - 对“符”、“玺”及“符玺”词条的释义。
- 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官制、军事史的学术著作 - 分析符玺制度的演变和功能。
- 研究中国古代印章(玺印)艺术的专著 - 阐述皇帝玺印的材质、纽式、文字等象征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符玺(拼音:fú xǐ)是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帝王或国家的印信,既是权力象征,也是行政凭证。符玺由两部分组成:
- 符:最初指兵符或信物,后扩展为官方凭证;
- 玺:专指帝王印章,如传国玉玺。
二、历史与文献记载
- 先秦时期
《庄子·胠箧》提到“为之符玺以信之”,说明符玺用于建立社会信任机制。
- 秦汉之后
特指帝王印信,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奉其符玺,以归帝者”,象征政权更迭。
三、延伸意义
- 权力象征:代表国家最高统治权,如唐代韩愈《原道》中强调符玺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 文化隐喻:现代常借指权威或核心地位,例如“掌握符玺”比喻把控关键权力。
四、相关典故
宋高宗时期曾因政权危机引发“用何符玺以为信”的争议,反映其在政治合法性中的核心地位。
符玺从具体印章演变为抽象权力符号,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史,是研究君主集权制度的关键切入点。
别人正在浏览...
暗中作梗摆张犇散鼻赤禀控鄙塞不入眼不事边幅察传耻疚楚檮垂命大姜帝王将相地下铁路恫喝噩厉二妃反正一样肥强肥松风驰电赴赋禀负慙辐裂甘带割欢构隟乖驳歡朱国接待站揭借解体羁鸟鸡皮刔发酹酒练材良货列风淫雨鵹黄躶袒麻雷子姆妈劝服犬马日薄西山软颤三藐三菩提呻唤师比师矩师旅殊列阘宂推天抢地罔民危悬五夜元宵小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