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的意思、梗概的详细解释
梗概的解释
[broad outline;main idea;gist] 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
略举梗概
故事梗概
详细解释
亦作“梗槩”。1.大概,概略。《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臣闻知而復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 李贤 注:“梗概犹粗略也。” 宋 陆游 《书<宛陵集>后》诗:“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 ********* 《致蒋经国先生信》:“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
(2).刚直的气概;慷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魏书·李彪传》:“臣虽下才,輒亦尚其梗概,钦其正直,微识其褊急之性,而不以为瑕。” 朱自清 《论书生的酸气》:“他们可以看远大些,‘梗概而多气’,是雄风豪气,不是酸气。”
词语分解
- 梗的解释 梗 ě 植物的枝或茎:菜梗子。 直,挺立:梗着脖子。 正直,直爽:梗直。 阻塞,妨碍:梗塞(?)。梗阻。心肌梗死。 大略:梗概。 有刺的草木:梗榆(刺榆)。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概的解释 概 à 大略,总括:大概。概论。概述。概貌。梗概。概要。概算。概括。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率(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称为此事件的“概率”。亦称“或然率”
网络扩展解释
“梗概”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gěng gài”,指对某部作品、事件或复杂内容的高度概括性描述,通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提炼出核心脉络和关键信息。
具体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
本质特征
强调以简驭繁,用凝练的语言呈现原作的整体框架,如小说/电影的主要情节发展线、重要人物关系和关键转折点,省略细节描写和次要支线。
-
应用场景
- 文学创作:小说/剧本投稿时附上故事梗概,帮助编辑快速把握核心创意(示例:用200字概括《红楼梦》的家族兴衰主线)
- 学术研究:论文开篇的摘要可视为研究梗概
- 影视行业:编剧用梗概阐述剧本大纲争取投资
-
与相似概念的区别
- 摘要:更侧重客观提炼已有文本的要点,而梗概可包含未成文作品的构思
- 大纲:偏向结构性框架(如章节标题),梗概则具有叙事连贯性
写作建议:需抓住“起承转合”逻辑,突出核心矛盾与结局,避免陷入细枝末节。例如科幻小说梗概应明确科技设定与主角目标,而非具体对话描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梗概》这个词是指对一个事物或情况的简短、概括性的描述或总结。下面是关于《梗概》的一些信息:
梗(gěng)是由“木”字旁和“卬”字旁组成的汉字。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卬,笔画数为10画。
概(gài)是由“木”字旁和“早”字旁组成的汉字。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早,笔画数为10画。
“梗概”一词的来源比较简单,就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汉字组合而成。它是用来描述一件事物或情况的基本要点或特征的。
在繁体字中,《梗概》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梗概》这个词的写法在古代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以下是一个关于《梗概》的例句:这本书的《梗概》很简短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与《梗概》意思相关的组词有: 梗概性、梗概法、梗概论、梗概经、梗概资料等。
近义词可以是:简介、总结、摘要、概述等。
暂时我没有找到与《梗概》意思相反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