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梗概的意思、梗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梗概的解釋

[broad outline;main idea;gist] 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點或讨論題的主要原則

略舉梗概

故事梗概

詳細解釋

亦作“梗槩”。1.大概,概略。《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笃》:“臣聞知而復知,是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陳。” 李賢 注:“梗概猶粗略也。” 宋 陸遊 《書<宛陵集>後》詩:“粗能窺梗概,亦足慰平生。” ********* 《緻蔣經國先生信》:“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輩身在其中,應知梗概。”

(2).剛直的氣概;慷慨。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并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魏書·李彪傳》:“臣雖下才,輒亦尚其梗概,欽其正直,微識其褊急之性,而不以為瑕。” 朱自清 《論書生的酸氣》:“他們可以看遠大些,‘梗概而多氣’,是雄風豪氣,不是酸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梗概”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gěng gài”,指對某部作品、事件或複雜内容的高度概括性描述,通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提煉出核心脈絡和關鍵信息。

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1. 本質特征
    強調以簡馭繁,用凝練的語言呈現原作的整體框架,如小說/電影的主要情節發展線、重要人物關系和關鍵轉折點,省略細節描寫和次要支線。

  2. 應用場景

    • 文學創作:小說/劇本投稿時附上故事梗概,幫助編輯快速把握核心創意(示例:用200字概括《紅樓夢》的家族興衰主線)
    • 學術研究:論文開篇的摘要可視為研究梗概
    • 影視行業:編劇用梗概闡述劇本大綱争取投資
  3. 與相似概念的區别

    • 摘要:更側重客觀提煉已有文本的要點,而梗概可包含未成文作品的構思
    • 大綱:偏向結構性框架(如章節标題),梗概則具有叙事連貫性

寫作建議:需抓住“起承轉合”邏輯,突出核心矛盾與結局,避免陷入細枝末節。例如科幻小說梗概應明确科技設定與主角目标,而非具體對話描寫。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梗概》這個詞是指對一個事物或情況的簡短、概括性的描述或總結。下面是關于《梗概》的一些信息: 梗(gěng)是由“木”字旁和“卬”字旁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卬,筆畫數為10畫。 概(gài)是由“木”字旁和“早”字旁組成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早,筆畫數為10畫。 “梗概”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就是由兩個意思相近的漢字組合而成。它是用來描述一件事物或情況的基本要點或特征的。 在繁體字中,《梗概》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梗概》這個詞的寫法在古代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以下是一個關于《梗概》的例句:這本書的《梗概》很簡短清晰,讓人一目了然。 與《梗概》意思相關的組詞有: 梗概性、梗概法、梗概論、梗概經、梗概資料等。 近義詞可以是:簡介、總結、摘要、概述等。 暫時我沒有找到與《梗概》意思相反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