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隳顿的意思、隳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隳顿的解释

毁坏;倒塌。《文选·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山川无改,城闕为墟,宫庙隳顿,鐘簴空列。” 李周翰 注:“隳顿,废坏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隳顿"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字源和古籍用例进行解析。根据权威辞书及文献记载,该词可作如下解释:


一、词汇释义

隳顿(huī dùn)

指毁坏崩塌、衰败颓废的状态。


二、古籍书证

  1. 《左传》引申用例

    虽无直接"隳顿"连用,但"隳"多形容城邑倾覆(如"隳军实"),"顿"表困顿(如"师徒不顿"),后世合成词承此义。

  2. 明清文献中的典型用例
    •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纲纪隳顿,而天下无复完人。" 指社会秩序崩坏,道德衰微。
    • 明代归有光《与沈敬甫书》:"世道隳顿,士风日漓。" 形容世风颓败。

三、近现代辞书注解

  1. 《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1373页)

    明确释义为:"毁败;废弛。" 例引章炳麟《訄书》:"礼俗隳顿,法令无所施。"

  2. 《辞源》(修订本)

    注:"隳,毁;顿,疲敝。谓毁坏废弛。"


四、语义辨析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1963.
  3. 章学诚. 《文史通义》[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M]. 商务印书馆,2015.

(注: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或"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平台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隳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uī dùn,属于书面用语,主要用于描述事物毁坏、倒塌的状态。其核心含义与“废坏”相近。

详细解析:

  1. 词义与用法

    • 本义指建筑物、结构等因外力或时间侵蚀而坍塌、破损,如“宫庙隳顿”即指宫殿庙宇损毁倒塌。
    • 引申义可表示抽象事物的衰败或废弃,例如制度、秩序的崩坏。
  2. 文献出处
    该词可见于《文选·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山川无改,城闕为墟,宫庙隳顿,鐘簴空列。”李周翰注:“隳顿,废坏也。”。此句通过对比山川的恒常与建筑的颓败,凸显历史变迁的沧桑感。

  3. 语言特点
    “隳”本意为毁坏(如“隳突”指破坏冲撞),“顿”有停滞、倒塌之意,二字组合强化了“彻底损毁”的意象。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文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具体用例或相关词汇,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拜垫本政别散苍鸆蚕家层阴长须産量乘轻驱肥持盈守成赤株麤疎导演顶牛二拍恶衣恶食房卡分数线负步隔异公意关扑鬼影孤伶含沙射影鸿毛泰山滑座讲度建树嘂嘑积牒就正慨怅刊授教育灵诛六画礼信马齿菜南诏蛮契密青宁气焰榷卖荣秀三对六面省改守丞説千説万天材填鸭式通章陁靡外患緼黂我身遐矫险艰险巾枭猛校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