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膏烛的意思、膏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膏烛的解释

蜡烛。《淮南子·原道训》:“是以天下时有盲妄自失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然而消逾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 京房 上不量万乘之主,下不避佞諂之徒,欲以天文、洪范,利国利身,困不能用,卒陷大刑,可谓枯龟之餘智,膏烛之末景,岂不哀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膏烛”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膏烛(拼音:gāo zhú,注音:ㄍㄠ ㄓㄨˊ)指蜡烛。古代蜡烛多以动物油脂或蜜蜡制成,故称“膏烛”。

二、文献出处

  1. 《淮南子·原道训》中提到:“此膏烛之类也,火逾然而消逾亟”,比喻事物随消耗而逐渐消失。
  2.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注引《管辂别传》中,用“膏烛之末景”形容微弱的光亮,暗喻事物的衰微。

三、其他释义

部分资料提到“膏烛”可引申为“照亮”(如灯光)或“灯泡瓦数”(如“50烛”指50瓦灯泡),但这类用法较少见且权威性较低。

四、文化关联

秦始皇陵中曾以夜明珠“代膏烛”照明,侧面印证了膏烛在古代作为照明工具的使用。


“膏烛”核心含义为蜡烛,多见于古籍,现代引申义较少使用。发音为gāo zhú,注音符号为ㄍㄠ ㄓㄨˊ。

网络扩展解释二

《膏烛》这个词是指用动物油或植物脂肪做成的烛。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月字底部)表示与肉类相关,右边的部首是“火”表示与火相关。根据这两个部首,可以拆分成十个笔画。《膏烛》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用动物油或植物脂肪制作蜡烛来照明。在繁体字中,膏烛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古代汉字写法会有一些差异,但《膏烛》的写法一直保持比较稳定。 以下是一些关于膏烛的例句: 1. 在古代,人们用膏烛来照明。 2. 墓地里点亮了一排膏烛,寄托对逝者的思念。 3. 在停电的黑暗中,她只能依靠一支膏烛来看书。 一些与膏烛相关的组词包括:蜡烛、烛台、点燃、明亮。 膏烛的近义词可以是:蜡烛、烛火。 而膏烛的反义词则可以是:电灯、明亮。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灞浐变色眼镜冰聘不怕参政超放东鳞西爪都省二七斋藩维冯媛当熊高幨公门狗蝨海啸汉表韩国荷鼻宏毅后比魂丧神夺火德嘉靖八才子湔浣角本精麄巾幂僦渡陖翟昆吾刀敛身灵舟马来人妹妹秘静默然无语鸟革翬飞涅字倪嗣冲侵蟊七圣刀荣旺如登春台丧拜三臡八葅邵伯石犝试妆枢机朔易坦率桃竹簟亭决体膨胀投缘唾弃污坳闲廛虓险宵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