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姑胥臺 ”。台名。在 姑苏山 上,相传为 吴王 夫差 所筑。《墨子·非攻中》:“﹝ 夫差 ﹞遂筑 姑苏之臺 ,七年不成。” 孙诒让 间诂:“按《国语》以筑 姑苏 为 夫差 事,与此书正合……《越絶》以 姑苏 为 闔閭 所筑,疑误。” 汉 袁康 《越绝书·外记传吴地传》:“ 胥门 外有九曲路, 闔閭 造以游 姑胥之臺 ,以望 太湖 。” 元 萨都剌 《登姑苏台》诗之二:“ 姑苏臺 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 清 孙枝蔚 《姑苏台》诗:“ 姑苏臺 上春可怜, 姑苏臺 下草芊芊。”
姑苏台是古代吴国的一处著名建筑,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姑苏台又名姑胥台,位于苏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苏山上(今灵岩山)。相传始建于吴王阖闾(公元前505年),后由吴王夫差续建,历时五年完工,主要用于享乐和宴饮。
部分文献如《越绝书》认为姑苏台为阖闾始建,而《墨子》等则归为夫差所筑,存在记载差异。
姑苏台在后世文学中成为历史兴衰的象征,如元代萨都剌诗句“姑苏臺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
现存遗址位于苏州灵岩山,是研究吴越文化的重要遗迹。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越绝书》《吴地记》等历史文献。
《姑苏台》是一个常见的地名,指的是位于中国江苏苏州市内的一座古代台地。这个地名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成为了苏州的代称。
《姑苏台》的部首是女,总笔画数为8。
“姑苏”一词源于古代的一个称呼,意为“祖母苏州”,寓意着苏州作为大家庭的中心和祖籍之地。
“台”字表示高地、台地的意思,代表着姑苏台地的特点。
《姑蘇臺》是《姑苏台》的繁体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姑苏台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
1. 江南风景如画,尤其是姑苏台,令人陶醉。
2. 我一直向往着漫步在姑苏台上,感受着历史的沉淀。
姑苏书院、姑苏之地、台地景观
苏州台、吴中台
平原、低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