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膏芗的意思、膏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膏芗的解释

见“ 膏香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膏芗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祭祀时用于涂抹或燃烧的芳香油脂,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1. 本义:祭祀用油脂

    源于古代祭祀礼仪,特指牛油(膏)与黍米(芗)混合制成的祭品。《礼记·祭义》记载:“燔燎膻芗,见以萧光……焫以膏芗。” 其中“膏芗”指将牛油涂抹于黍米上焚烧,以香气敬神。郑玄注:“膏芗,牛脂也。以膏烧芗,谓将祭而先燔柴。” 此用法专指祭祀中通过燃烧油脂与谷物产生香气,象征对神灵的供奉。

  2. 引申义:香气的通称

    在部分文献中,“膏芗”可泛指芳香之气。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草》提及:“芗,亦香字也……膏芗即膏香。” 此处“芗”通“香”,故“膏芗”可理解为油脂类物质的芬芳气味,但此用法较罕见,主要见于训诂典籍。

权威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膏芗”是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复合词,需结合“膏”与“芗”的独立含义及组合用法来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膏(gāo)

    • 本义:指动物油脂或肥肉。《说文解字》称“膏,肥也”,《国语》注“膏肉之肥者”。
    • 引申义:可代指润泽、精华(如“膏泽”)或富贵生活(如“膏粱”指肥肉细粮,象征奢华)。
  2. 芗(xiāng)

    • 本义:古指紫苏等调味香草,也泛指谷物香气。《礼记》郑玄注提到“苏荏之属”,汉典引《说文新附》“谷气也”。

二、复合词“膏芗”的释义

  1. 基本含义
    指牛膏(牛脂),属古代“八珍”调味品之一。《周礼》《礼记》记载,春季祭祀用“膏芗”烹制羔羊、乳猪,郑玄注“膏芗,牛脂也”。

  2. 构词逻辑

    • “膏”强调动物脂肪的质地;
    • “芗”突出香气,可能因牛脂与香草共烹而得名,或形容油脂本身的香味。

三、文献例证


四、相关延伸

建议参考《周礼》《礼记》原文及汉典释义()进一步考证。低权威性网页(如、2)的信息需谨慎采用,建议以经典注疏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傲易崩毁避穽入坑闭门羹菜农朝庭大白菜逮至邓山电气化定海三总兵定决队副犯齿负隅鹳鹆归政鼓乐手合门使环逼环介讲口捡挍简信疾暴凈馔进退触篱吉祥坐恐虑枯木龙吟坤厚练閲论长说短木杮配墬箝制巧迟庆吊不行齐心协力驱衞三钱之府砂里淘金上馆子声扬食莽诗媒疏观桃李成蹊陶阴天监土粉子威如闻妇无生法无盐五叶小隙沉舟霞友云朋戏法溪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