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息的意思、残息的详细解释
残息的解释
(1).犹残喘。《梁书·袁昂传》:“不图门衰,祸集一旦,草土残息,復罹今酷,寻惟慟絶,弥剧弥深。”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刃接兵交,洞胷达臆,自辰踰午,鱼烂土崩,沸残息於层峰,更切守陴之哭;积圆颅于重阜,殆成京观之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幸习常见惯,颇不为骇。但念残息如丝,不觉失声大痛。”参见“ 残喘 ”。
(2).馀年,残生。 宋 苏舜钦 《杜公求退第一表》:“庶使自安,以全残息。” 金 元好问 《落魄》诗:“中州遂南北,残息付悠悠。”
词语分解
- 残的解释 残 (殘) á 害,毁坏:残害。摧残。 不完全,余下的:残余。残阳。残存。残废。残佚。苟延残喘。 凶恶:残忍。残酷。凶残。 笔画数:; 部首:歹; 笔顺编号:
- 息的解释 息 ī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繁殖,滋生:休养生息。滋息。 音信:消息。信息。 儿女:子息。 利钱:息
网络扩展解释
“残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
残喘(微弱的气息)
指生命垂危时仅存的气息,常用于形容勉强维持生命的状态。例如:
- 《梁书·袁昂传》提到“草土残息,復罹今酷”,描述人在极度困境中仅存的气息。
-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中“残息如丝”也以此比喻生命濒危。
-
残生(剩余的寿命或余生)
指人生中剩余的岁月,多带有悲凉或自谦的意味。例如:
- 宋代苏舜钦在奏表中用“以全残息”表达保全余生的愿望。
- 金代元好问诗句“残息付悠悠”则暗含对漂泊余生的感慨。
二、相关用法
- 成语“苟延残息”
出自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意为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艰难维持生命或局面。
- 文学引用
唐代骆宾王在《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中以“沸残息于层峰”描绘战乱中的惨状,强化了词义的悲怆感。
“残息”既可指生理上的微弱气息,也可引申为对余生的慨叹,常见于古籍与文学作品中,需结合语境理解具体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残息是一个表示残留或未消失的意思的词语。它的拆分部首是殳和心,其中殳表示兵器,心表示内心或感情。根据《康熙字典》,残息的笔画数为13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普遍,并在现代汉字中被广泛使用。
关于繁体字,在繁体字中,残息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改变。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体的古代写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的笑容带着残息的忧伤。
一些由残息组成的词语有残留、残缺和残忍。这些词语都与残息相关,表示事物未完整消失、不完整或有矛盾。
在意义上与残息相关的近义词可能有残留和遗留,它们都表示事物未完全消失或留下的痕迹。与残息相反的词语可能是完整或完全,它们表示事物没有任何遗留或矛盾。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棓击暴坐变脸变色毕钵罗並然豺虺吃死人不吐骨头创造学错臂搭面当鑪诞章道首底靖斗八断头鬼風高罦罬高玄耕槃规财姑爷爷隳节败名活塞家母降户机户嫉媢津逮旧寮魁恢老鼠过街掠夺两苏敛袵绫绢脢腓面禳民德漠闵盘坝朋俦谦谦奇局全胜骚音舒疾苏小畋渔添注铁搭铁搭橐驼之技土蜘蛛惋恻王白蚊母草吻吮文同香兽相呴相济